标题:【财报深度解读】理想优异的中报隐藏着一个14亿的大秘密? 内容: 作 者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859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盈利的理想,中报却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截至9月7日,已经上市(含境外上市)的5家造车新势力均已披露2024年中报,其中仅有理想一家盈利,其他小鹏、蔚来、零跑和极氪四家均处于亏损状态。 理想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理想营收573亿元,同比增长了20. 81%。 归母净利润16. 95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32. 23亿元下滑了47. 4%,其中每股收益也由去年同期的1. 64元降至0. 85元,跌幅达48. 2%。 财报还显示,理想在今年一季度经营亏损后,在第二季度再度录得经营亏损,经营亏损为1. 17亿元。 理想整体表现之所以盈利16. 95亿元,据财报显示有超过14亿元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理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期初余额高达913. 3亿元,手握近千亿现金,无论是在理财还是投资方面理想都游刃有余。 理想在发布中报的当日,股价不仅没有明显提升,反而以16. 12%收跌,这或说明资本市场对其看似亮眼的业绩或存有疑虑。 作为一家车企,盈利的方式不是卖车,而是理财,这或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 理想中报发布前一个交易日,理想收盘股价为21. 22美元,截至9月6日收盘股价为18. 31美元,在财报发布的7个交易日内,理想股价跌幅约14%。 实时总市值为194. 3亿元。 而此前理想市值高点达506. 1亿美元,跌幅62%。 理想港股和美股境遇类似,8月27日,理想港股收盘股价为83. 95港元,截至9月6日收盘股价为73. 1港元,在此期间港股股价跌幅为13%,较185. 5港元的股价高点,下跌了61%,港股市值1551亿港元,市值蒸发近2400亿元。 理想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盈利的车企,其股价跌幅相比蔚来和小鹏相对较低,但连续两个季度的经营亏损还是引发资本市场的担忧,在第一季度经营亏损5. 85亿元后,第二季度经营亏损虽然有所收窄,但相比去年同期20. 31亿元的经营利润,跌幅较大。 不过在理想的财报中,理想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7个季度盈利,这显然是值得肯定的。 1销量优势明显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理想销量达18. 9万辆,在5家造车新势力中遥遥领先。 领先排名第二的极氪10. 11万辆。 同期,蔚来的销量为8. 74万辆,零跑销量为8. 67万辆,原本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小鹏的销量已经掉队,上半年销量为5. 2万辆,为5家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低的一家,相比理想的销量,小鹏已经落后了13. 7万辆。 从销量增幅上看,理想上半年35. 8%的增幅低于极氪同期的106. 1%和零跑的94. 8%,但高于蔚来的25. 5%和小鹏的25. 6%。 公开数据显示,在国内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理想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14. 1%。 具体到第二季度,该季度理想销量为10. 85万辆,同比增长25. 5%。 同期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为5. 74万辆和3. 02万辆,尽管蔚来的销量增幅高达143. 9%,小鹏30. 2%的增幅也高于理想,但两家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之和只有8. 76万辆,和理想销量还有超过2万辆的差距。 同期零跑的销量为5. 3万辆,增幅55. 9%。 极氪的销量为5. 48万辆,增幅高达100%,但两家和理想的销量差距依然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销量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不过其销量同比增幅在5家车企中垫底,这或和理想MEGA销量不佳有关系。 MEGA作为理想汽车推出的首款纯电MPV车型,上市后销量远低于预期,理想原计划是理想MEGA的月销量目标过万,但在2024年7月的销量仅为654辆,这一数字在理想汽车的总体销量中占比仅为1. 28%,在MPV市场的排名也相对较低,仅为第32位。 这导致理想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这或影响了整体毛利率和利润。 尽管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尝试遭遇了挫折,好在其他车型表现较为出色,比如理想L6实现月交付两万辆的优异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理想MEGA销量不佳带来的压力。 也让理想的销量在一定时间段内依然具有较大优势。 2毛利率下滑具体到第二季度,理想该季度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10. 6%,环比增长23. 6%。 汽车业务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8. 4%,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99. 6%。 但汽车业务依然是理想营收的主要构成,占比高达96%。 上文所述,理想的收入增幅低于销量增幅,其原因为车型结构及定价策略的变化影响,直白点说和理想MEGA的遇冷有直接关系。 相比Q2的10. 86万辆销量,理想Q3销量有望攀升至14. 5万到15. 5万,营收在394亿元至422亿元。 理想净利润大幅下滑,和其毛利率下滑有一定关系。 第二季度,理想的毛利率为19. 5%,同比下滑了2. 3个百分点,环比也出现1. 1个百分点的下滑。 19. 5%的毛利率也是近6个季度的毛利率新低。 其中车辆毛利率为18. 7%,同比下降2. 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 6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理想3. 48%的净利率虽然相比第一季度的2. 31%,有了一定的环比提升,但相比去年同期的8. 06%,同比下滑达4. 58个百分点,上半年净利率为2. 95%,去年同期的净利率则是6. 84%,下滑了3. 89个百分点。 进入2024年,理想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相比此前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即便理想的毛利率出现一定的下滑,但19. 5%的毛利率依然领先其他4家造车新势力,蔚来同期毛利率为9. 7%,小鹏为14%,极氪为17. 2%,零跑为1. 13%。 车辆毛利率方面,理想、蔚来、小鹏和极氪分别为18. 7%、12. 2%、6. 4%和14. 2%,理想依然最高。 理想Q2的毛利率同样高于比亚迪的18. 69%,但比亚迪5. 30%的净利率高出理想不少。 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17. 95%,也低于理想,不过其5. 86%的净利率同样高出理想2. 38个百分点。 在Q2盈利能力承压的情况下,理想随着新车销售继续放量及终端优惠政策调整,销量增长叠加终端价格调整后有望逐步恢复,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恢复。 理想汽车CFO李铁表示,第三季度理想的车辆毛利率预计将回升到19%以上,总体毛利率预计会回到20%以上。 3下一步性价比战略? 小鹏上半年销量在5家造车新势力中垫底。 上半年仅完成目标任务的18%,下半年完成销量目标的难度极大。 但随着不久前小鹏MONA M03的发布,小鹏对销量的提升颇有信心,其根本原因在于小鹏MONA M03主打性价比战略,最低定价不到12万,此前一直和理想和蔚来有部分车型有所重合的市场,被完美避开。 作为被何小鹏寄予厚望的一张新牌,MONA M03以全新姿态闯入竞争最为激烈的10万元~20万元价位的汽车市场,直接对标比亚迪,杀入了比亚迪后方。 这个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受制于成本因素,或不会配置高阶智能驾驶,这也是小鹏MONA的核心差异化卖点,小鹏寄望其在低端市场跑量,月销量目标为1万+。 定位高端的蔚来,也加入性价比战略,除了主品牌坚守30万元的底线之外,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L60将预售价定为21. 99万元。 李斌还透露,到正式上市时,L60的价格还会下降。 希望以降价的方式实现销量的提升,其目标是在12月实现单月交付1万台。 而除了乐道之外,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也预计2025年上市。 届时蔚来将覆盖14万~80万元价格带。 以低价冲量,或成为小鹏和蔚来销量提升的杀手锏。 此前和理想产品策略颇为相似的零跑,也下探至20万元以下市场,价格探至15万元地带。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零跑汽车明年将复制和C系列相同的策略,在10万元~15万元价格段将推出3款B系列产品,但零跑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产品售价低的话对零跑的毛利率有较大影响,今年上半年零跑的毛利率1. 13%为5家造车新势力最低。 年初开始比亚迪降价幅度惊人,近期比亚迪汉EV降价最高7. 4万,性价比凸显。 这样一来,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几乎都在降价,面对竞争对手的不断降价,理想是否选择跟进? 早在4月,理想就罕见官宣全系降价,理想L6上市首次将产品线拉至30万元以下,其目的是提升市场占有率,却拉低了平均售价,这对理想上半年毛利率的下滑或有一定影响。 理想连续7个季度实现盈利,且除今年第二季度外,毛利率一直在20%以上,但理想连续两个季度经营亏损将成为部分投资者担忧的根源所在。 理想MEGA失利,理想纯电SUV产品推迟至明年上半年上市,或让理想的研发费由去年的42. 78亿元激增至60. 76亿元,增幅达42. 04%。 值得一提的是,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理想员工总数为30899人,较上一年末的31591人减少了692人。 研发费用虽然激增,研发人员却在报告期内减少了1300余人,降幅超过了20%。 整体来看,理想汽车在上半年的表现令人瞩目,业绩斐然,充分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和前瞻布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理想汽车凭借创新的产品设计、卓越的性能体验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青睐,销量持续攀升,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在技术研发和智能化探索上的不懈投入,不仅推动了产品迭代升级,更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正值金九银十汽车传统销售旺季,造车新势力车企正在全力冲刺,能否完成既定年度销量目标在此一举。 在这个关键时期,就看理想如何出招了。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文标题:【财报深度解读】理想优异的中报隐藏着一个14亿的大秘密? 发布时间:2024-09-11 09:52:48 来源:雀牛网 链接:https://www.queniu.cn/post/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