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鹏3季报:单价下降毛利率新高,明年出增程,或扭亏 内容: 小鹏汽车昨天晚上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总体令人满意,毛利率是最亮眼的指标。 跟我们之前在9月发布的文章《大刀阔斧改革见成效,小鹏厚积薄发》观点一致,当时就提示读者,小鹏在经历了大刀阔斧改革,加上新车周期,厚积薄发,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此次3季报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猜想。 此次财报总结:低价车型拉高了汽车毛利,汽车毛利率达到15%创新高,但低价车型也拉低了单车售价,单车收入下滑至19. 7万,但受到销量增长,Q3营收继续拉升,但略低市场预期。 和大众合作的服务收入继续上升,毛利率已经抬升至60%新高度,拉高公司整体毛利率。 研发费用投入加大,之前在上一季度发布会中管理层已经做出披露,导致整体亏损环比加大,但同比缩窄。 下文细分看几个重点数据毛利率大超预期,15. 3%创下新高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 3%,而2023年同期及2024年第二季度分别为负2. 7%及14. 0%。 其中市场最关心的汽车毛利率为8. 6%,相比2023年同期为负6. 1%也是大幅改善。 之前市场各券商的预计,M03上市大概可以给小鹏带来汽车毛利率0. 5%左右的提升,达到7%左右,昨晚财报公布后,数据大超预期。 毛利率的改善,我们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看。 收入方面,按汽车营收/销量计算,3季度单车售价18. 9万元,相比上一季度跌了3. 7万,主要是低价的M03销售火热,在整车销售占比接近四分之一,M03售价11. 98万起,较低的售价拉低了整体销售均价。 原有车型还进行了新一轮的降价促销,G9、P7i、G6都有1-2万不等的降价,也是均价降低的原因。 单车成本方面也出现了大幅降低,且降幅高于单车售价。 由于本季度销量增长了54%,达到4. 65万辆,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摊平造车成本。 由于本季度小鹏也开始出海,出口贡献了大概10%的销量。 由于M03低售价、低成本,也是拉低成本的原因。 高毛利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来自大众合作带来的技术授权服务收入。 本季度服务其他业务收入是13. 1亿元,毛利率达到60. 1%创下新高。 其中最大贡献就是小鹏和大众的合作技术研发费用,毛利率达到惊人的90%+。 大众和小鹏从2023年7月开始合作,收入确认方式是: 1. 2024-2025年小鹏获得前期的技术授权费,和销量不挂钩,无条件获取;2. 2026年开始,小鹏可获取和销量挂钩的使用费,基于联合开发两款B级电动车销量的造车平台使用费和EEA 3. 5电子电器架构使用费等。 第1笔收入前一季度已经实现了确认,第2笔收入在三季度也开始实现了确认,这也是导致3季度毛利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亏损依然存在,但是大幅收窄,盈利尚需时日小鹏汽车2024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8. 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8. 9亿元大幅收窄,但对比2024年第二季度的-12. 8亿元环比有所放大。 小鹏汽车以智能化为标签,在研发方面一直保持较大规模投入。 第3季度研发费用16. 3亿元,主要都放在了新车型和智能化的研发。 之前小鹏管理层有提到,2024年全年会保持70亿左右的研发费用,平均每个季度20多亿,本季度的研发支出还是低于管理层预计的。 销售和行政费用本季度为16. 3亿元,环比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MONA新车上市新增了市场营销、广告推广费用,向经销商支付了佣金分成等。 2023年9月小鹏启动木星计划,改变从过去的直营为主转为代理经销商为主。 截至2023年底就引入了160家经销商,同时淘汰效率低下的直营店。 对于效率低下的直营店逐步淘汰,截止2023年底,小鹏就淘汰了130多家门店。 截至2024年6月,小鹏在全国拥有669家门店,7成都是经销商。 低线城市占比会偏高,5线城市的经销商比例高达95. 2%。 攻占低线城市是小鹏未来的发展重点, MONA车型售价偏低,主要面向二三线或以下城市消费者,直营转代理就是为MONA车型做的准备。 未来指引:明年将出增程车,实现扭亏为盈销量方面,目前M03和P7+都已经开启了双班生产。 管理层相信随着产能爬坡,Q4交付量会再创新高,努力在11月销售超过3万台月销。 P7+的交付量预计在今年12月可以达到1万以上。 2025年非常有信心明年能够延续今年下半年的势头,但预计明年的增长将比今年放缓。 财务方面,公司预计随着新车发布,毛利率未来可以稳定在2位数,很大概率将在明年某个时间点实现盈亏平衡,预计2025年年底前。 新车方面,2025年小鹏计划推出4款新车,其中一款将是增程车型。 2025年将推出多个车型的改款。 新车+改款将在未来四个季度陆续推出,预计每个季度都有可能看到新车型和更新。 智驾方面:小鹏计划年底的天玑5. 5版本上,计划用一套端到端的NGP打通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会让智驾的整体体验开始迈入全新的台阶。 在2025年4季度实现,在当前硬件下做到类似L3的智驾体验,也就是期望能够做到百公里效率接管在一次左右。 出海方面:2024Q3小鹏的海外销售网络已经拓展到30个国家和超过110家的门店,占到公司销量的15%。 2025年小鹏的销售网络会进一步扩展到北美以外,超过90%的新能源市场,并且超过300家门店。 预计明年海外市场的贡献比例将与今年大致相当。 海外城市类的自动辅助驾驶在海外市场的投放可能会比中国大概还要再晚12个月甚至多一点。 总结和展望我们在3季度已经看到小鹏亏损大幅收窄的局面,P7+是相比MONA利润率更高的产品,随着P7+的上量和包括MONA在内整体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整车毛利率相信会持续改善。 公司只要保证研发费用投入的有效性,叠加明年的增程车型、海外市场的持续扩张,我们对明年公司扭亏抱有较大信心。 今年剩下的2个月,小鹏11月的销量要保持在3-3. 5万辆,12月甚至要达到3. 5-4万辆,让我们拭目以待,小鹏能否做到。 (图/文 汽车之家 吴沛哲) 发布时间:2024-11-25 11:32:51 来源:雀牛网 链接:https://www.queniu.cn/post/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