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充电设施拟不低于10%”,该文件落地首都

“充电设施拟不低于10%”,该文件落地首都

5月21日消息,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组织编制修订的本市地方标准《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具备电源条件的既有公共停车场、P+R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公用充电设施。

其中提出,具备电源条件的既有公共停车场、P+R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公用充电设施。停车场对外服务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宜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设置不同比例的超级快速、快速充电设施。鼓励停车场提供多元化充电服务,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具有充电设施的停车场应设置完备的停车充电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包括入口指示标识、道路引导标识和停车充电标志,并明确充电设施服务时间、使用说明和收费标准。

自2024年年底至2025年3月,全国累计新增公共充电桩32.1万台,去年同期新增18.3万台,同比增幅达75.3%,相当于平均每天有3500个新充电桩落地,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

当前,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90万台,包含178.5万台直流充电桩与211.4万台交流充电桩。其中,广东省以70.03万台的保有量位居榜首,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紧随其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充电桩保有量排名靠前。

为什么有的城市能“狂飙”?

首先,政策真金白银砸向基建:除北京之外,上海对公共充电桩给予最高1.5万元/个的补贴;成都推出充换电设施专项行动计划;南昌将充电桩纳入城市更新项目,直接从土地出让金中提供资金。

其次,车企产能倒逼基建配套:深圳有比亚迪全球总部,广州有广汽埃安,当地车企每卖出一辆车,政府就要求配套建设2个充电桩,形成“造车-卖车-建桩”的闭环。

最后,特定场景催生刚性需求:武汉的港口、郑州的物流园、南昌的矿区,这些封闭场景对重卡换电、叉车充电的需求暴增,单换电站日服务500次即可盈利,运营商自然愿意抢滩。

分析人士认为,公共充电桩的快速增长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各地方公共充电桩建设规划以及建设补贴等政策密切相关。依据各地方政府的规划及已出台政策,预计2025年公共充电桩的增量与增速相较于2024年均将显著提升。

来源:中工汽车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