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名豪车虚假促销,被罚5万元

知名豪车虚假促销,被罚5万元

中工汽车网讯,5月20日,天眼查APP显示,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处罚公告,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4日期间,保时捷中国在天猫平台的“保时捷生活方式旗舰店”销售一款高尔夫球车包时,标称“原价6119元,限时优惠918元,到手价5201元”。然而,经市场监管部门核查,该商品从未以6119元的价格实际成交过。这种涉嫌通过虚构高价、制造折扣假象的行为,本质上是利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心理,诱导购买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保时捷中国方面指出,原价所说的是“厂商建议零售价”或“天猫店铺原定价”,但未在页面中对此进行明确说明。案发后,保时捷中国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现已为消费者办理了退货退款。综合考量其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危害后果,监管部门决定从轻处罚,罚款5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保时捷中国不是第一次因价格问题陷入争议。早在2023年初,银川保时捷中心的“12.4万元帕纳梅拉”乌龙订单事件便引发轩然大波。彼时,官方解释为“价格输入出现严重偏差”。

目前,保时捷正处于“三重身份”的拉扯中:既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主流豪华品牌,也是电动汽车创新先锋,更以高端跑车制造商自居。可现实是,其全球销量主要依赖两款起售价不足十万美元、并与大众其他品牌共享平台的SUV车型。

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下滑8%,在华销量同比下降42%。与此同时,中国高性能电动车市场却蓬勃发展,例如小米SU7 Ultra和仰望U9等车型,以较低价格提供了高马力和主动悬挂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国内消费者权益意识逐渐觉醒,自主品牌正以更透明的定价策略和用户服务抢夺市场,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中,传统豪华品牌若“不加注意”,是否加速用户流失,或许值得思考。

来源:中工汽车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