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车科技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分水岭。理想、赛力斯、零跑相继跨入盈利阵营,小鹏、小米、蔚来等头部企业正加速冲刺盈亏平衡线,而厂二代们虽然步伐稍慢,但亏损额也在大幅收窄。"盈利与否" 成为新势力车企的最新阵营标签。在这场关乎生存的..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分水岭。理想、赛力斯、零跑相继跨入盈利阵营,小鹏、小米、蔚来等头部企业正加速冲刺盈亏平衡线,而厂二代们虽然步伐稍慢,但亏损额也在大幅收窄。"盈利与否" 成为新势力车企的最新阵营标签。
在这场关乎生存的竞赛中,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深度与商业化能力,正成为决定企业盈利周期的关键变量。
盈利阵营的技术密码
理想汽车延续盈利神话,二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11亿元,连续11个季度盈利,毛利率稳定在20.1%的健康区间。支撑这一业绩的是其"每3天投入1亿元" 的研发策略,全年超百亿元研发投入中,VLA司机大模型等AI技术占比持续提升。理想L系列累计交付突破百万辆的背后,是智能驾驶系统用户付费率达35%的商业化成效,印证了高端市场对智驾价值的买单意愿。
零跑汽车以0.3亿元净利润实现"跑步盈利",堪称性价比路线的逆袭典范。其秘诀在于"全域自研" 模式下65%的零部件自主研发率,带来14.1%的毛利率同比提升。激光雷达版本在主力车型B10上的选购率超50%,说明零跑成功将智驾配置转化为溢价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海外出口2.5万辆的业绩中,搭载无图智驾方案的车型占比达70%,欧洲市场用户调研显示"自动驾驶能力" 是第二大购车因素。
赛力斯则演绎了"高端智驾突围"路径,35万元以上车型占比76%的产品结构,推动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达96.98%。问界M9作为50万元级销量冠军,其华为ADS 3.0系统的高速领航辅助使用率超90%,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2024年向12家企业输出增程技术的经验,证明赛力斯已构建起"整车销售+技术授权"的双重盈利引擎,这与智能驾驶系统的模块化研发能力密不可分。
冲刺者的智驾博弈
小鹏汽车以17.3%的毛利率和28.3亿元技术服务收入,展现出"技术造血"的独特路径。与大众的合作中,其智驾系统解决方案贡献的60.1%毛利率,远超整车业务盈利水平。二季度交付的19.7万辆新车中,搭载XNGP 4.0系统的车型占比达82%,7月3.7万辆的销量新高印证了市场对其"城市领航辅助全覆盖"技术标签的认可。何小鹏所言"技术代差带来规模增长"正在兑现,其端到端大模型两天一次的迭代速度,成为毛利率连续8个季度增长的技术保障。
小米汽车25.36万元的单车均价和3亿元的季度亏损收窄,揭示了"生态赋能智驾"的独特优势。SU7 Ultra搭载的小米澎湃OS智驾版,通过手机-车机算力协同实现高速场景接管率0.1次/千公里,这一数据优于行业平均水平40%。小米计划下半年推出的城市NOA功能,将复用手机端积累的1.2亿POI数据,这种跨生态协同能力可能成为其盈利破局的关键。
蔚来的盈利冲刺则面临"规模与高端"的平衡挑战。尽管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0.2%,但要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需完成5万辆月销中2.5万辆来自乐道品牌的重任。乐道L90搭载的神玑9031芯片虽带来单车1万元降本,但品牌知名度不足导致智驾功能认知度仅为理想的60%。蔚来的应对之策是加快换电站与智驾的融合,计划年底前实现2300个县级行政区换电站全覆盖,通过补能网络其间的自动驾驶接管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行业洗牌中的智驾变量
相较于头部造车新势力企业距离盈利目标越来越近,厂二代步伐则相对慢了一些,当前仍普遍处于销量爬坡阶段,要想盈利仍有一定难度。
"厂二代"车企的分化加剧行业复杂性。岚图汽车单季盈利的基础,是其智能座舱系统用户留存率达92%的体验优势;极氪品牌亏损收窄76.58%的背后,是SEA架构下智驾硬件通用化率提升至80%的降本成效;深蓝汽车则凭借S09车型的高阶智驾配置,推动母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长26.36%。这些传统车企转型案例表明,智驾技术的整合能力比研发投入绝对值更关键。
行业专家付于武强调的"盈利是生存关键",在自动驾驶时代被赋予新内涵。当前新势力的毛利率差异中,智驾相关收入贡献度已达15%-25%,成为拉开差距的核心因素。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公司的实践显示,L4技术的Robotaxi运营已在特定城市接近盈亏平衡,这为车企提供了"卖车+出行服务"的想象空间。
何小鹏预言的"未来3年千万辆生死线",本质是智驾技术规模化落地的竞赛。理想的高端智驾路线、零跑的普惠技术策略、小鹏的生态合作模式,分别代表三种盈利路径。但共性在于,都将自动驾驶从成本项转化为利润源。随着L3级智驾商业化落地加速,这场盈利攻坚战的技术权重将持续提升,最终决定新势力在"造车季后赛"中的生存权。
- End -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非智车科技)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标题:新势力车企盈利分水岭已至,谁能打赢生存保卫战?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