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携旗下主要车型及多种热门最新研发技术共同亮相展台。其中包括小鹏P7+、2025款小鹏X9(参数|询价)、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MONA M03;技术展示区包括小鹏图灵AI智驾、小鹏图灵AI芯片、安全黑科技区、5C枪击电池包展示区等,完..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携旗下主要车型及多种热门最新研发技术共同亮相展台。其中包括小鹏P7+、2025款小鹏X9(参数|询价)、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MONA M03;技术展示区包括小鹏图灵AI智驾、小鹏图灵AI芯片、安全黑科技区、5C枪击电池包展示区等,完整呈现小鹏汽车技术品牌体系。除了AI汽车技术之外,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和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同台展出。这无疑是给热爱汽车科技的用户们进一步打开视野,也展示了小鹏汽车的造车能力。
在首个媒体日上,小鹏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上市,售价20.88万元。新车重点配备5C超充AI电池、全新20英寸多辐轮圈、全新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全新太极液压衬套矩阵等配置。此外2025款小鹏G9也在4月15日于香港举办的小鹏全球热爱之夜上发布了价格,售价区间为35.98-41.98万元。仅是在这两款产品上,我们看到了技术的行业竞争,再到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展现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野心。与此同时,小鹏汽车通过媒体群访详细介绍了其最新产品动态、技术优势及未来规划。
纯电MPV的差异化优势:小鹏X9的“长续航+安全”组合拳
小鹏X9作为一款面向高端家用市场的纯电MPV,其核心优势体现在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上。产品负责人罗杰强调,X9通过轻量化设计和能量流优化,将100度电池的续航能力打磨至740公里(两驱)和700公里(四驱),常温工况下续航达成率高达93%。此外,X9的补能效率同样领先行业:5C超充技术可实现10分钟充电400公里,三元3C版本也仅需13分钟。
在安全方面,X9的电池系统通过了严苛的防弹、防撞和高温测试,远超国际标准。罗杰提到,X9的“不起火”设计不仅满足了工信部最新强制性要求,还通过多层防护(如四层顶盖、五层侧壁保护)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安全性。这些技术亮点共同构成了X9“撼动保守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纯电MPV的市场普及铺平了道路。
超充技术竞赛:行业趋势与小鹏的“极致体验”目标
随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相继推出10C、12C超充技术,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小鹏产品负责人Nick认为,超充技术的终极目标是“燃油车般的补能体验”——未来5分钟内完成充电将成为常态。小鹏的5C超充技术已率先应用于X9、G6等车型,并计划逐步普及至全系产品。
Nick还提到,国家电网正在加速建设1000伏充电桩,进一步推动超充基础设施的完善。小鹏的策略是通过“高性价比”实现技术下沉,例如将5C技术引入17万-18万元价位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这种技术普惠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品牌竞争力,也加速了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接受度。
全球化战略:从欧洲到香港,小鹏的“全球车”野心
小鹏的海外布局正在快速扩展。目前,G6和G9已进入北欧及西欧30个国家,而X9也凭借“后轮转向+智能化”的优势,在香港和欧洲市场获得积极反馈。Nick透露,未来小鹏将基于“全球车”概念开发更多车型,包括针对左右舵市场的差异化产品。
罗杰补充称,X9的造型和三电技术尤其适合欧洲狭窄城区,其智能化标签(如全系标配双Orin-X芯片)也成为海外用户的重要选择理由。这一全球化战略不仅提升了销量预期,更强化了小鹏作为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技术形象。
用户需求与技术融合:高端家用市场的制胜逻辑
在回答“如何平衡家庭需求与技术标签”时,罗杰以X9为例,强调了“集成式技术融合创新”的重要性。例如,X9的“无感通风”设计、165毫米宽中通道零重力座椅等细节,均来自对用户场景的极致挖掘。此外,小鹏通过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如2025款X9全系标配双Orin-X智驾芯片,并提升内饰品质感,以满足高端家庭对“舒适+科技”的双重需求。Nick则从G6/G9的市场表现佐证了这一逻辑:G6的年轻用户青睐智驾和超充,而G9的置换用户(原奔驰E、宝马5系车主)更看重综合体验。这种精准的产品定位,使得小鹏在纯电消费趋势中占据了先机。
行业政策与安全标准:小鹏的“超前合规”策略
针对工信部新发布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标准”,Nick表示小鹏早已通过冗余设计(如1000°C耐高温上盖、20吨侧撞防护)满足要求。这种“超前合规”不仅体现了技术底气,也强化了品牌的安全信任度。此外,小鹏参与的“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也反映出其对法规合规性和用户安全的重视,通过大模型优化和算力冗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欢迎继续阅读此次访谈全记录(文中有删减)
提问:2025款X9不久前在香港发布了,刚才发布会上小鹏也说订 单量比较不错、现在可能有7500台以上。业内预期其实我们接 下来会发布一款增程或者超电版本的X9。想问的是就是,相比 之后的超电版本X9,我们现在在售的纯电版本的X9,它有什么 差异化的优势或者价值?然后我们具体在产品上是怎么实现 的,谢谢。
罗杰:超电X9,就是包括我们公司下半年Q4超电的计划,之前也跟公众有一些透露。回到X9这个问题 上,我觉得超电应该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国内来说超电或者说咱们通常说 的增程应该是新能源的一个重要补充。其实我觉得从站在这个行业十年新能源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 纯电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它是驱动行业技术改变和用户用车使用习惯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 素。包括我们看到现在的混动、增程也在往更像纯电的方式在转换。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2025款X9的优势,我觉得它的生命力、生命周期会非常强。为什么我会这么 讲呢?就是第一个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一次提出了一个叫“百度电超长安全续航王”的称号,无论 是5C磷酸铁锂还是3C三元锂,我们都在围绕这个一百度电去做极致的一个长续航,包括能耗的一个极 致。展开的来说:(1)我们本身在C级MPV、新能源MPV等级里面,在2.5吨-3.0吨之间的这些MPV里 面,我们是轻量化数量做到最强的。数量最强虽然也增强了底盘高级感,增强了NVH,但是我们在能 量流上,又进一步精进了。我们把100度电打磨到极致之后,就能做到740+两驱、700+四驱的一个续 航。
大家可以知道,我们的续航扎实程度,例如:常温工况下续航能达到93%、这是三元的;还有磷 酸的,也能做到92%。结合这么扎实的续航,这么低的能耗,加上这种长续航的这个表达的话,基本 上就是说,我认为,我们的主销版本、700以上的版本基本上可以撼动那些还在对于城际长途旅行有里 程焦虑的用户。我认为我们的长续航版本,能够撼动这些保守的MPV用户。但是呢,同时我们也引入 了这个5C电之后,就会让那些非常先锋的、而且已经习惯了纯电使用方式的用户,他就更容易接受 了,而且我们的5C实际上是做了一次,非常强大的一个普及,是一个更具有性价比的一个特色。(2) 关于安全。我们纯电版本前一段时间有一些防弹宣传实验。那我们无论是从这个底部的防弹、侧部的 防撞、包括防高温上面,我们都是做到了极致,同时,最新国标要求的“不起火”的标准,我们不仅 满足了、也是远超国标好多倍的。可以说,在行业是非常领先的,我们不去说一些夸大的术语。
做到 了这些之后,我们既做到了长续航、又做到了足够的安全,也做到了补能的效率。我们的补能效率有 一个点,5C现在补能效率是遥遥领先的。其实我们三元3C的补能效率也做了极致打磨,把充电效率做 了提升,13分钟能够充电400公里、5C可能更快就是10分钟400公里。这样的矩阵组合之后,我们纯电 补能体验在小鹏自建的超充桩或者国网超充桩都有很好的体验之后,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纯电MPV最强 体。 接下来就是在整个行业里面,大家对于一个大车、一个MPV用纯电方式出行这种生活方式理念的改 变,我觉得应该是比SUV会普及得更快。
提问:刚刚也提到X9不仅可以撬动传统用户,也可以吸引更多新 的用户。咱们目前对于X9海内外的预期销量是怎么样的?未来 会不会针对海外市场推出更多针对性的车型?
罗杰: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前半段,下半段请Nick解答一下。X9这一次销量表现既在意料之内、 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就是刚才提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市场规模、C级MPV市场规模我是长期看好 的。第二,意料之外是大定、小定是超出预期的。关于海外这一块,我们这一次订单,其实在香港发 布会当天很多人是现场下定的。我觉得它的一些特点打动了海外用户:第一,它的造型、还有它的后 轮转向、包括尺寸,是非常方便类似于香港或者欧洲一些比较狭窄的城区使用的。第二,我们的智能 化和三电能力,可能是在中国第一梯队品牌具有绝对优势的。再者我们加了数字方面的产品力之后, 也是得到了海外用户的认可。
Nick:海外的产品规划,是我们到2024年底已经有30个国家进入了,我们在北欧及整个西欧地区,目 前基本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在投放主流的产品,包括G6/G9,而且这两款车辆在海外销量不错。后续, X9这款产品也会进入欧洲市场,同时我们后续也会考虑把P7+这些车型拿到海外进行销售。所以我们后 面整个海外的产品矩阵会越来越强大,包括针对左右舵、车身产品序列,我们都会考虑同样全球车的 概念进行开发,所以我们后续对于海外市场包括进入的国家、车型,都会越来越丰富。
提问:刚刚介绍了很多小鹏在超充方面的一些优势,我想请教一下 在行业内现在都有“超充竞赛”趋势下面。可能竞赛的上限是 什么?想问一下两位负责人,这一次上海车展可能会关心哪些 行业趋势?比如偏向于智驾、智舱或者芯片之类的。
Nick:确实从上海车展之前,包括比亚迪的10C、宁德12C,包括整个的1千伏的架构,甚至是更高电 压平台的架构,目前整个大量的都在出现。我们也觉得行业“卷”到这种程度的情况下,首先第一 点,我们预测,包括最近也在研究一些27、28年的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可能下一阶段整个纯电 动车会实现的就是,比方说燃油车加一箱油用多长时间?我们做过测算,基本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但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10C基本上就是5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续整个行业发展不仅仅是10%到80%的充电 效率,可能下一步就是80%到90%、90%到100%,可能全方位地去提高。但有一些确实是到物理上限 的一些限制,包括整个技术的一些瓶颈,带来整个这种突破,我估计后续的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状 态,在这种充电倍率状态下、大家追求极致的状态基本上就是跟燃油一样的体验状态。第二个,看到 整个行业匹配的社会资源来看,国家电网现在基本上都在建1000伏的桩,整个趋势是比较明显、比较 显性的。
提问:想问一下罗总,小鹏X9我们也知道,是一款面向高端家用 市场的智能电动MPV,在研发的初期是如何平衡家庭用户核心 需求和小鹏标志性的技术标签之间的优先级的?现在有很多竞 品MPV最近都在发布,X9计划通过哪些差异化的体验,重构消 费者对于高端电动MPV的认知?
罗杰:谢谢大家这么关心X9。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的,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叫“高端家庭用户”,这 一次X9发布叫“加量不加价”,其实也是夯实高端家用MPV旗舰定位的一个初衷。从四个角度回答这 个问题:一是,定位的角度。这个产品从定位之初开始就是面向家庭用户、而且是高端家庭用户,去 司机感、产品力拉满的产品。在去年上市初期,是打造出一些非常鲜明的标签,比如说星舰的造型、 后轮转向、魔变空间、三电续航扎实、智能智驾领先等等。在这一年过程当中,我们收获了2.5万名用 户,他们给到了我们大量的反馈和建议,我们自己在跟大师兄、公司的高P聊的时候,也会提到一 些“关于下一步要去到哪”的思考。
最关键的一点是,高端用户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可能会从这一次 的改变当中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是我们发现智驾渗透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全系标配了双Orin-X的 智驾。第二个就是舒适,这个舒适其实是多维度的。除了原先具备的能力之外,我们把内饰所有的品 质感做了全面提升,底盘高级感、NVH也做了提升,达到在用户高频使用日常的时候,能够给足他足 够的情绪价值和长期的体验,包括家人一起在车上长期愉悦的感受。二是,产品力上达到了一个就 是,小鹏这边,有时候大家说是一个技术型的企业,核心就是“集成式技术融合创新”,把用户想要 的和我们当下能够做的技术,在工程上挑战到极致,给到用户。无论是(X9)顶上的“无感通风”, 还是165毫米宽过道的中通道零重力座椅,都是让工程师挑战满足用户使用场景下、极致做到最优解的 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把技术做到极致、再把场景约束到极致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刚好也是得到了用 户的认可,包括:我们之前的后轮转向,跟第三排魔变空间,做了大量的工程创新,应该叫集成式的 工程创新和用户场景的融合。这个就是能够打动(用户)。我觉得这个产品力,至少在2-3年内是很难 被超越的。也就是说,别人可以也做魔术收纳、后轮转向等,但是把这些东西全部融合到一块,我觉 得如果没有思考清楚底层逻辑,是短时间很难追上来的。三是,这一次把续航和充电速度进一步提升 之后,打消了那些从混动、或者稍微保守的用户转化纯电的疑虑。这一块我们能够给到高端家庭用户 更多的一些他们真正能得到的一些利益点。从这个来说,我们会跟别人不一样。最后一个问题提到竞 品,其实我认为我们不太好指向具体的竞品。我觉得现在只是看同价位,如果有三排座,SUV的用户 都可以看过来。
提问:前不久上市的新款G6和G9的市场表现如 何?用户分别选择哪个配置比较多?从用户的选择当中,能否 总结出目前纯电产品消费的新趋势?
Nick:2025款G6/G9订单量、包括进店量,是远超我们的预期的,确实是超过我们想象的一个量,所 以我们现在在交付过程中在抓紧交付、提产的过程。而且这个月G6、G9的交付量,已经上来得比较 多,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2025款G6用户整体上很年轻。尤其是,我自 己去交付中心做了几场交付活动、我自己走了一些交付店,可以看到年轻的两口,包括95后大量购买 这款车型。他们购买很核心的就是小鹏的智驾、5C超充、续航时,基本上跟我们之前预测的用户画像 是比较接近的。目前2025款G6主销版型是625科技版、17万多的这个版型,目前能够占到50%,这跟 我们前期的设计基本上是一致的。2025款的G9订单远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测,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加紧生 产。核心的就是725、680这个版型销量都是比较多,我们在这两款车型上加大生产。我们发现2025款 G9的用户大部分都是置换的、75%,我们也看到用户里面有大量的奔驰E的、包括宝马5系用户过来置 换这款车型。新款的G9包括订单、用户还是蛮有趣的,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年轻用户也比较喜欢 2025款的G9。
提问:我代表G9预定车主问一个话,大家确实对这个问题还是比 较关注的。如果下一代平台的硬件出来之后,我们的智驾,现 有的我们刚定了G9的同学,车的智驾能不能拉平或者能拉平到 什么程度?
Nick: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大师兄、包括最近婷婷都在解释,我们新上来的大模型确实超乎 我们想象的适应能力。包括现在,车端大模型上了之后,通过蒸馏和剪枝的技术,目前确实能够实现 在现有算力基础上实现比较好的效果,而且也是在智能辅助的场景下实现更多的体验。这是第一。第 二,我们也接到了更多用户对硬件升级,包括OTA的需求,我们也在做相应的研究性的工作。如果有结 果的话,我们会尽快同步给我们的用户。 7、想请问一下关于P7+还有超充的问题。今天不是发布了超充 版本的车型嘛,想问首先这个车推出,因为之前我们G6、G9和 X9都有了,那其他车型会普及5C超充技术吗?随着超充版本的 车型有了,怎么看后面市场中、还有在和竞品相比的竞争力提 升? Nick:P7+这款车型是我们去年11月推出的车型,这款车型空间媲美SUV、整个舒适性媲美SUV,同时 他还拥有这种比较好的、轿车的这种驾控的一个体验。我们这一次升级推出了更高端的版本,旗舰 版,把5C、CDC智能阻尼悬架调节系统也上了,主要考虑的是,第一,快充的问题。我们确实发现, 我们原有的车型是在20万以下的市场,跟市场产生了更多的这种竞争关系。也看到最近的市场还是在 20万元以上有更多车型的投放,包括市场的主流也在那个区间,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20万元市场里面 进行新的攫取销量的机会。第二就是5C技术包括我们家的电池,目前做到的是高包和低包,轿车和 SUV的两个电芯尺寸,都能够实现5C的技术,包括续航、包括充电、包括安全,我们都做到比较极致 的一个状态。我们觉得整个行业里面,可能在今年这种倍充的时代,可能在20万以上的市场,基本上 是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的状态。我们也是把5C带到了17万、18万左右的市场,基本上是行业的独一份 的状态,因为下面的市场是没有超充和倍充的。所以我们觉得整个市场的竞争到了,在这个时点上由 AI的这种技术赋能过来的这种能力,我们是有机会实现这个领先的状态。
提问:展区有展出一块,枪击以后还能使用的电池。最近公信 部发布的文件说是把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设置为强 制性的要求,这样的要求网上称之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 量”。小鹏汽车怎么看待这样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网上网友 对于这样安全要求的反馈?小鹏汽车是怎么样保障电池上的安 全?
Nick:我们最新的5C电池、包括之前设计的一些电池,一直都是高于国标设计的状态。我们家的整个 电池顶盖是四层保护、侧壁也是有五层保护,电芯里面的隔断也是五层的、底层四层保护,我们是全 方位保护措施。如果说参数的话,我们整个上盖能够承受住1000℃的高温温差,侧面能够承受住20吨 的撞击,底部也是2000焦的撞击。内部也做了隔绝系统,包括隔绝棉,包括电芯内部安全冗余性的设 计,包括进水设计,也能够做到把电池放到水里24小时不渗水、不漏水的状态。我们从安全设计冗余 方面已经在电池上做了足够的要求,实际上我们早早就满足了国家新的标准了。
提问:小鹏刚刚也说了行业AI辅助智能驾驶安全训练营,我想问一 下这个背后的考量是什么,以及我们后续对于这个辅助驾驶功 能开发的规划。
Nick:我们俩是车型负责人,关于智驾这一块我尝试谈一谈出发点和怎么思考的。第一,其实大家可 以看到对于智驾法规、OTA的法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的,我们也是紧跟国家的要求。确实应该越来越 严,不应该出现一些随意的测试。或者说当一些新手没有接触过智能驾驶的用户,然后就轻易草率的 上路使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到时候可能会有产品经理陪同或者是有更好的、更加能够让 用户上手的方式使用辅助驾驶,就是第一,为了降低没有接受过智能驾驶用户上手的难度,还有第 二,就是更好的伴随其让其更好的使用过程,第三,也是能够让大家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时候更安 全,包括对于整个社会公共交通也更安全。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新车型上基本上是属于全系标配了智能辅助驾驶的高阶算力芯片和大模 型,接下来、其实今天大师兄在发布会上也提到,加入了世界大模型运算。第一,我们在运算量上是 领先于同行的,第二个就是我们世界大模型的蒸馏算法,蒸馏和算法不断加持本地模型上的能力,就 会比原先的能力是除了满足正常的辅助驾驶之外,我们的算力也是具备安全冗余的。这样的话,其实 就是说我们在视觉智能驾驶这条路线上,我们现在是真正走在了第一梯队。
来源:汽车之家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