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汽集团的All in,“尚界”终落户

上汽集团的All in,“尚界”终落户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4月29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汽集团围绕“尚界”项目举办签约仪式,标志着“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吴晓华、临港集团总裁翁恺宁等出席。

活动现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临港产业区公司共同签署“尚界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时代、临港奉贤公司共同签署“动力电池系统及组件生产项目”投资协议。

接下来,尚界又将如何进入战场?

“双巨头”背书

“上汽All in尚界!”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再次联合为尚界站台。余承东还喊话上汽,称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而贾健旭也是积极表态,直言要“All in尚界”。

作为两大巨头打造的第一辆车,尚界品牌首期投入60亿元,并已打造超5000人的团队以及专属超级工厂。首款车型预计采用华为视觉和激光雷达两种智驾方案,售价或在15万元—25万元级别,预计2025年中下旬发布,将成为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

早在今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签订深度合作协议,联合推出全新品牌“SAIC尚界”,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鸿蒙智行家族的“第五界”。双方团队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

具体来看,本次合作有三大亮点:

首先,智选车模式。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采用华为最高级别的智选车模式,华为将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营销及销售环节,并开放手机门店为销售渠道。这意味着,双方从过往零部件供应、Hi模式等浅层合作,转向全生命周期协同。

其次,技术性互补。

一方面,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打造了以“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为核心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上汽集团依托“七大技术底座”(纯电/混动/氢能平台+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方案)提供整车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最后,精准性定位。

有知情人士透露,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集团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定位年轻化市场。从现有谍照可以看出,虽然还有比较严密的伪装,但整体造型和细节与飞凡RC7车型极为相似,是一款中型SUV,包括灯组造型、激光雷达、隐藏门把手等设计如出一辙,再加上华为的鸿蒙座舱,直击主流消费市场。

“灵魂论”洗牌

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原董事长陈虹曾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坚定的上汽,为何转变?

业绩方面:

2024年全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为6275.9亿元,同比下降15.7%;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下降88.2%;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4.1亿元,同比下降15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58%,较上年减少4.40个百分点。

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40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

销量方面:

2024年全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售401.3万辆,终端零售463.9万辆。而2023年其销售整车502.1万辆,以此计算,上汽集团少卖了100万辆车。其中,新能源车终端交付达136.8万辆,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

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94.49万辆,同比增长13.2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7.3万辆,同比增长29.89%。展望2025年,上汽集团全年整车销量将超过450万辆,营业总收入超过6740亿元,营业成本在6000亿元左右,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这一财务表现,反映出上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压力。尽管公司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努力提升经营韧性,但面对“内卷外压”的市场环境,其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冲击。扣非净利润的巨亏尤其值得关注,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盈利能力大幅减弱,非经常性损益的负面影响显著。

在此背景下,上汽急需输血。

除了选择华为,上汽集团还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公司重组了大乘用车板块,推进荣威和飞凡的品牌融合,并发布多款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了插电混动产品布局。

辗转四年,上汽还是搭上了华为。

正如余承东所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我们会与更多战略伙伴车企一起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梦想。”

来源:中工汽车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