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下午,吉利汽车突然官宣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这也意味着,极氪在美国上市才刚刚一年就要面临退市。其将会与吉利汽车合并为一家汽车公司,降格成为其中的一个事业部。短短一周之后,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这样声势浩大的动作..
2025年5月7日下午,吉利汽车突然官宣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这也意味着,极氪在美国上市才刚刚一年就要面临退市。其将会与吉利汽车合并为一家汽车公司,降格成为其中的一个事业部。
短短一周之后,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这样声势浩大的动作,正代表了吉利这家中国品牌架构最为复杂的民营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淘汰赛阶段的最终战略。
回归一个吉利。
尽管中国的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显然玩家的数量依然太多了。威马高合之后,曾经风光一时的哪吒也轰然倒下。如果说这些新势力的消亡对吉利这样的传统汽车大厂已是司空见惯波澜不惊,那么极越的突然死亡,带来的显然会是不一样的感受。
毕竟极越是由吉利控股的。无论如何,这是吉利多品牌战略中的一次结结实实的失败。
多年以来,吉利在新能源领域一直是通过多品牌战略快速布局,从几何到银河,从领克到极氪,再到后续探索的雷达、极越,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立的产品节奏、营销体系、研发路径。
这在市场趋势尚不明朗的时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21年到23年纯电市场连续三年爆发,24年却突然放缓,取而代之的却是混动市场的急速狂飙。前几年新势力鏖战高端,近两年又都开始在中低端大战。
谁也不知道市场的下一个爆点在哪,哪一个先机都丢不起,只好多生孩子,先把坑占住再说。
但现在,随着哪吒的崩溃,极越的消亡,最后的淘汰赛已经在残酷上演。
一夜之间,所有依赖烧钱模式的故事都已经讲不下去,所有企业都开始意识到,赚钱才是真理。而赚钱,要从降本增效开始。
原本打算独立的MONA,最终依然挂在小鹏下面。已经独立的乐道和萤火虫,也回归到了一个蔚来。
极氪,虽然顶着最快上市新势力的光环,其表现却远未达到市场期望。去年小米su7上市前的外面全是极氪的梗最终成为小米爆火的黯然背影。不到2万的月销显然撑不起这家新势力的野心。
更重要的是,2021年至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高达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和64.24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近270亿元。
这对于整个吉利集团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尽管极氪不像极越那样只是干儿子,但亲儿子也不能一直这样无休止地输血尤其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
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展现出罕见的高增长,销量创历史新高,利润大幅跃升。
这个季度,吉利汽车交出了70.4万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48%,是吉利历史上的季度新高。同比增长超过260%的归母净利润数字,看似来自于销售端的高歌猛进,但这背后真正发生变化的,是支撑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经营体系。
从销售结构看,新能源板块的销量尤其醒目,高达33.9万辆,同比增长135%,在整体销量中的渗透率已超过5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银河品牌的快速增长尤为显眼,一季度销量达2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高增长的奥秘,除了有新产品的持续推出和营销的加持,显然也是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品牌的直观结果。
几何品牌并入银河的时间点是2024年10月9日晚,而那恰好就是银河旗下第一款A0小车银河星愿的发布会。
正是这款小车,成为了银河品牌销量的中流砥柱。现在其月销已经稳定上到3万以上,11.7万辆的终端销量也成为1-4月国内全品类终端销量冠军。
现在,银河品牌已经拥有银河星愿、银河E5、银河星舰7 EM-i三款稳定月销过万的车型,合并后的生机勃勃一目了然。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仅仅一个月后,极氪和领克也立马就宣布合并了。
而仅仅不到半年之后,极氪就再次并入吉利,真正完成一个吉利的战略转变。
这一系列转变之迅速足以说明,李书福和吉利的高层们,显然早已有了通盘的考虑。
也许是为了向市场和公众证明一个吉利的正确性,刚刚曝出极氪要退市,吉利就赶紧发布了一季度财报。
正如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所言:整个吉利只有攥成一个拳头,改变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如果缺乏资本层面的合并,吉利极氪两个上市公司在两套管理班子下,整合过程将会非常复杂且效率低下,还会面临着两家公司股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合并是必须的,时间不等人。
在一季度的高增长中,吉利汽车费用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格外值得注意。其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下降至5%,行政费用率降至1.9%。这说明吉利正在试图构建更高效能的运营节奏。既要维持品牌差异化和产品丰富度,又要减少内耗,提升协同效率。而盈利的增长也并非单纯依赖销量提升,而是通过毛利结构的优化和成本结构的重塑逐步实现。
但事情往往不会有那么简单。
几何并入银河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极氪和领克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这两个品牌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被放弃。极氪品牌是定位最高的,且已经占领了一部分用户心智。领克品牌更是同时有着燃油、混动和纯电多个产品线,且依然是极氪科技集团的市场主力,撑起了近2/3的销量。而这两个品牌从定价到定位始终有着不小的重叠,甚至连logo都长得差不多。
如果无法从市场层面真正区隔出两个品牌,仅仅靠组织架构层面的合并,或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品牌不能协同发力,吉利的未来,始终还蒙着一层阴影。
我想,至少可以先把领克的车标全部换成LYNKCO吧?
原文标题:极氪刚刚退市,吉利就赶紧发布一季财报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