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华为高管王军加盟,吉利打造智驾梦之队

前华为高管王军加盟,吉利打造智驾梦之队

文章的开始,先分享两个故事。连续两届上海车展,我和轻舟智航CTO侯聪都有过一对一的交流,侯总有个有趣的观点,就是未来汽车市场就是“中美争霸”。“为什么没有德国和日本公司?”我问。“因为他们没有伟大的软件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这句话可以翻译一下,汽车..

文章的开始,先分享两个故事。

连续两届上海车展,我和轻舟智航CTO侯聪都有过一对一的交流,侯总有个有趣的观点,就是未来汽车市场就是“中美争霸”。

“为什么没有德国和日本公司?”我问。

“因为他们没有伟大的软件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

这句话可以翻译一下,汽车产业决胜未来的关键是软件能力,或者是互联网能力。

以上是故事一,下面是故事二。

大概1年多前,彼时SU7还未上市,有机会和小米汽车的胡峥楠交流。我们聊的话题和辅助驾驶有关。我问为什么类似德国大众这样的公司,有上万名工程师却在智能化这件事上进展缓慢。

胡峥楠说,“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人海战术不灵了,这和原先制造业逻辑不一样,软件开发是个“英雄”的时代,一个大牛抵得上千军万马。

几乎胡总话音刚落,美国的Chatgpt和中国的deepseek两家公司就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两个故事作为背景,就能理解吉利最近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系列人士变动,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王军加盟千里科技。

千里科技联席总裁 王军

王军和千里科技

原华为车 BU第一任CEO王军加盟了千里科技(601777.SH),担任联席总裁。这位重量级人物的到来,让吉利在智驾领域拥有了梦幻团队。

王军的履历是中国ICT行业与汽车融合的缩影。他从电子工业部41所起步,到华为3G/4G产品线掌舵人,再到2019年创建华为车BU并担任首任总裁。

在他任职期间,主导了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落地,推动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等车企的合作,是华为从0到1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推手。

王军加盟之前,千里科技高管团队已经相当梦幻。包括董事长印奇,一位来自清华“姚班”的神童,之前又有创立“旷视科技”的经历。还有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吉利研究总院院长李传海、吉利控股轮值总裁戴庆,可谓重量级大佬云集。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

事实上,千里科技自己的前世今生,正凸显了近年来吉利的布局能力,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它的前身力帆科技,曾是濒临破产的传统车企。2020年吉利通过满江红基金入主,2024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出任董事长,2025年2月正式更名千里科技,标志着这家企业完成从“车轮”到“智能”的基因重组,也让这家公司成为吉利智能化布局的“平台”公司。

“台州宣言”为始,吉利开启这轮整合前,大吉利内部对于智能驾驶是各自为战,资源高度分散,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个团队在同时做智驾相关的开发工作。经过这里一轮整合,千里科技的核心位置凸显。

从引望到千里科技

今年3月,王军加盟前夕,吉利在海南三亚召开的AI Day上。千里浩瀚的5种方案(H1、H3、H5、H7、H9)已经宣布,彼时参与发布的正是王军在华为期间的前同事陈奇。

近年来华为系的员工,已经成为吉利非常看重的一块人才资源。

陈奇,原先为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现在是吉利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姜军,原先华为车BU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分管高精地图、自动驾驶云),现在担任极氪智能座舱研发负责人。

王军加入后,千里科技则以“车企+AI企业+政府资本”三位一体(吉利、重庆基金、旷视系技术)形成生态联盟。

用“开放赋能”的方式,为车企提供模块化方案(如“千里A/B方案”)。这一方式和华为以车BU为核心成立的“引望”不完全一致。

由华为主导的“引望”模式,如同千里科技一样是一种创新模式,重塑了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关系,通过“车企入股+技术授权”构建利益共同体。

但因为涉及股权的深度绑定,引望体系相对封闭,同时产品线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也聚焦在中高端的解决方案。

而千里科技,不仅有三方股东支持,也有吉利每年300万台制造作为基础保有量,再加上曹操出行行驶数据赋能,以及国内排名第一的星睿智算中心的算力加持(23.5EFLOPS)。

未来,吉利以AI为主轴的智能驾驶开发,将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其中有两点或将有机会弯道超越引望,首先是与吉利相对完备的海外销售体系结合,包括利用吉利旗下海外品牌的渠道,千里科技有望成为将“智驾”全面带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

第二点就是L3落地,千里浩瀚H9已经在3月3日官宣,比华为车BU官宣年内L3落地还要更早。王军的加盟必将加速智驾赛道上“领跑”位置的争夺。

正如开头所说,软件时代的竞争是大神的竞争,一只梦之队已经形成,接下来就是攻城拔寨了。

来源:凤凰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