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的第一辆SUV,昨夜发布

雷军的第一辆SUV,昨夜发布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备受期待的首款SUV车型——小米YU7发布。新车定位为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共官宣了YU7、YU7 PRO、YU7 MAX三个版本,包括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在小米汽车持续遭遇舆论风暴的当下,战斗气息拉满。

同时,大家期待的小米汽车高阶驾驶培训来了,拥有直线加减速与紧急变线练习、绕桩练习等多个科目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驾驶操控能力,定价1999元,面向小米汽车车主,首批10000人免费,5月27日开启报名。

7月上市,小米YU7能否成功热卖?

“新款”初试锋芒

“19.9万元是不可能的。”

在发布会现场,雷军的一句话总结更具代表性,他表示小米YU7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既有优雅造型和高性能,还提供了豪华感和空间的舒适性,更有先进的智能科技。

外观方面:新车寓意“陆地战车,御风而行”,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并公布了宝石绿、熔岩橙、钛金属和寒武岩灰四种配色。前脸镂空水滴大灯造型较为凌厉,唯一嵌入贯穿式风道的设计在视觉上颇具新意;车身为溜背造型,配合车顶的激光雷达及镂空扰流板强化大大提升了车辆的科技感;尾灯则采用豪车标配的632nm超红光技术,夜间辨识度更高。此外,内翻式门把手进一步优化了风阻表现,系数低至Cd 0.245,CLTC续航增加59km。

内饰方面:新车取消了传统仪表盘和实体按键,替换成悬浮式中控屏+环视投影屏的配置,只保留方向盘滚轮与触控按键,使得车内豪华感加强。中控台配备15.6英寸3K分辨率悬浮屏,搭载集成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三界面分屏操作。而座舱内高频接触面100%软质包覆,前排配置双零重力座椅,后排支持135°电动调节。

智能方面:新车全新升级了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采用4nm工艺制程。全新一代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最高算力达700TOPS,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及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安全方面:新车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达90.2%,车身扭转刚度47610N·m/deg。另外,新车应用2200MPa小米超强钢,A柱、B柱承载能力分别提升35%和70.5%。电池包配备防弹涂层,耐刮擦性能提升10倍。

动力方面:新车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续航最高可达835km,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高/低功率)车型。其中,单电机车型最大功率为235kW;双电机车型(低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30kW,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35kW;双电机车型(高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最大功率为220kW,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88kW。

具体来看,新车上市后将与特斯拉Model Y展开竞争,有不少网友猜测其价格区间或在20万元—30万元。作为参考,新款特斯拉Model Y售价为26.35万元—30.35万元。

小米YU7的发布,不仅是技术实力的集中爆发,也是对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次精准卡位。从性能参数到生态整合,小米汽车正以“极致性价比+科技豪华”的双重标签重塑市场规则。随着7月上市的临近,这场“御风之战”的最终战果,值得所有消费者期待。

“老款”舆论漩涡

“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5年来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小米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小米从此成为拥有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未来五年,预计再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相信20周年的时候,我们会交出更绚丽的答卷。”雷军在发布会上说道。

业绩方面:2024年全年,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分部收入为328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32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7亿元,毛利率为18.5%,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62亿元。

销量方面:截至2025 年4 月,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25.8万辆。其中,4月单月交付2.8万辆,连续三个月蝉联2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5万辆。这一成绩刷新了新势力品牌首款车型的交付纪录,成功跻身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若YU7能延续25.8万辆的“爆款”,有望冲击月销1.5万辆。

小米YU7的出现,会扭转舆论场吗?

最近,小米汽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高速车祸一事,关于高速NOA、半隐藏门把手、电池碰撞的讨论,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严重车祸风波之后,小米SU7 Ultra又在近日陷入了虚假宣传的争议,面临数百位车主的退车危机。

关于舆论这个问题,虽说雷军并没有直接回应,但是在发布会上他重点介绍了,小米YU7的质量与安全,侧面表明了小米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以更高的安全性能,来回击近期的舆论风波。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的节奏是三年三款车型——纯电轿车小米SU7(2024年)、纯电SUV(2025年)和增程SUV(2026年)。首款车型小米SU7主打高端市场,为后续车型的推出奠定了品牌基础。后续的两款车型逐渐转向主流市场,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抢占份额。

有知情人士爆料,小米汽车在第三款车型上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用消费电子级别的硬件替换不涉及功能安全的车规级部件。不再像传统车厂造车的思路一样在车上做前装,而是交付裸车之后,让用户去进行选装、组装自己的车。

左手握有销售平台,右手伸入智能市场。

不难看出,在小米造车的几年间,160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同台竞技,超过400余款新能源车型相互PK。雷军选择此时入局,注定要和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展开激烈交火。

对于造车市场,雷军曾直言,“当电动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来源:中工汽车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