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中放榜的时候了。从7月1日起,各家造车新势力就陆续发布了上半年的销量成绩,不少企业都达成了半年过10万的成就。整体看来,大部分车企与去年相比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小米汽车、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的同比增幅更是远超同行。当然,有人喜就有人忧,在..
又到了年中放榜的时候了。从7月1日起,各家造车新势力就陆续发布了上半年的销量成绩,不少企业都达成了半年过10万的成就。整体看来,大部分车企与去年相比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小米汽车、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的同比增幅更是远超同行。当然,有人喜就有人忧,在中国车市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部分新势力企业虽然销量排名靠前,但后续增长略显乏力,还有企业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需再加把劲,甚至有的新势力企业已经从榜单上消失了,令人唏嘘。
(制图:《汽车纵横》;数据来源:企业发布)注:小米汽车统计数据为概数
零跑领跑,理想承压
在瞬息万变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永远都不缺黑马。在今年上半年的造车新势力排行榜上,这一头衔当属于零跑。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零跑汽车在今年6月交付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8006台,同比增长超138%。上半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四个月位居新势力领先位置,截止2025年6月18日,零跑汽车累计交付已超80万台,距离百万大关越来越近。
与其他新势力伙伴相比,零跑其实一直都比较低调,既不经常上热搜,其广告宣传也不如其他品牌多。但凭借着高性价比的口碑,零跑硬生生从拥挤的赛道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且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势力销量榜单上真正做到了领跑。更让人眼红的是,随着市场销量的爆发,零跑汽车的盈利持续改善,毛利率不断创新高。一季度财报显示,零跑当期营收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净亏损1.3亿元,较去年同期10.1亿元的净亏损大幅收窄,毛利率达14.9%,为历史最高水平。
2025年7月1日,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迎来10岁生日的这一天,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了半年度成绩单。今年6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36279辆,第二季度共交付111074辆。加上一季度交付的92864辆,理想汽车上半年的总交付量为20.39万辆。不过,在历史累计交付的榜单上,理想汽车依然以133.78万辆的成绩位列新势力车企的第一名。
回顾过去10年,理想汽车通过开辟增程式技术路线和奶爸车的产品定位打开了市场,而站上新起点之后,正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压力,包括增程赛道的愈发拥挤、纯电产品销量亟待爬坡以及盈利水平有所下滑等。但有理由相信,只要能顺利度过当下的转型阵痛期,理想汽车就能从0-1、1-10的起步期,进入10-100的成长期,从容应对新一轮的竞争。
小鹏重回前三,赛力斯再创新高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上,濒临被淘汰的车企不少,但像小鹏汽车这般能触底反弹的却不多。
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小鹏汽车终于在今年上半年重回新势力榜单前三名。今年6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0.32万台,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2025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2万台,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销量的提升也带来了盈利的好转。虽然从财报数据来看,小鹏汽车在一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当期的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10.5%,连续七个季度提高,推动整体毛利率达到15.6%,创单季度新高。不过,在取得了这份值得的骄傲成绩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还不能完全松一口气,因为小鹏汽车近五年来的累计亏损额已经达到350.62亿元,尽快实现盈利仍是当务之急。
进入2025年,赛力斯的日子似乎有些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6月的销量达到46086辆,创下历史新高,但与之相对的,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7.2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成也华为,败也华为。除了问界,华为先后与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携手推出了智界、享界、尊界等产品,与上汽推出的尚界也已经在路上,其资源势必会向新的合作品牌有一定倾斜,赛力斯也因此减弱了原本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赛力斯终于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当年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扭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73亿元。但今年一季度,赛力斯的营收却又出现了下滑,当期营业收入为191.47亿元,同比下降2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48亿元,同比增长240.60%。
展望下半年,有分析指出,随着问界M8交付速度的提升,赛力斯有望取得比上半年更好的成绩。
小米增速最快,蔚来任重道远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低谷后,大概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自己也没想到,新车小米YU7还能创下1小时大定超28.9万辆的成绩,着实让同行都吓了一跳。
虽然在今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的榜单上,小米屈居第五,但同比增速却远超其他企业。特别是在YU7上市后,只要小米汽车的产能及时爬升,想要达成今年35万台的销量目标问题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产能依然是小米汽车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据了解,在小米汽车的APP上,小米YU7标准版需要等待的时间最长,最长将达到15个月,Max版本等待时间最短,但最快也要9.5个月左右。有媒体报道称,近期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正在大规模招聘,要求工厂的员工们两班倒,日工作时长为11个小时。
其实在新品牌推出、产品线不断丰富的当下,蔚来汽车在今年上半年所取得的销售成绩还算不错。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6月,蔚来共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上半年交付新车11.41万台,同比增长30.6%。截至目前,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78.57万台。然而,在市场整体增速偏高的大背景下,蔚来汽车却只能在2025年上半年的新势力销量榜上排名第六,甚至不及小米汽车。
更让人担忧的是,留给蔚来此前提出的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的时间正越来越少。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蔚来当期营收为120.34亿元,同比增长21.5%;净亏损68.91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30.19%;整车毛利率为10.2%,综合毛利率为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虽然在营收方面有所增长,资产负债结构也有待改善,但仍面临着较大的亏损压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已经在这份榜单上消失的哪吒汽车。日前,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称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面向社会预招募本案意向投资人。公告提出,该公司从2024年11月开始停产至今8个月,目前产线设备运转正常,仍然保留包括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400余名员工,具备继续生产经营的条件。
哪吒能否起死回生,目前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淘汰赛仍将继续,而下半年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排行榜的座次恐怕也还会继续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原文标题:谁登顶,谁消失?造车新势力上半年销量榜座次生变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