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资源整合背后..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资源整合背后有双重逻辑
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是奇瑞对国内市场白热化竞争的一次系统性回应。今年上半年,尽管奇瑞以126万辆的累计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5%),新能源销量更以35.9万辆实现同比98.6%的爆发式增长,但其国内市场份额仍面临严峻挑战。
更深层的动机在于扫清IPO障碍。自2004年首次尝试至今,五次折戟的根源多与股权及战略模糊相关。尽管今年2月奇瑞终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投资者对其质疑未消招股书显示,其74.8%的营收依赖燃油车,新能源毛利率仅11.7%,且资产负债率高达89%。
产品矩阵实现全市场覆盖
此次奇瑞的国内业务事业群成立,旗下的四大事业部的设立绝非简单归类,而是奇瑞对用户市场的精准切分与战略卡位,构建起层次鲜明的产品矩阵。
而艾瑞泽轿车与瑞虎SUV两大销量支柱合并为艾虎事业部,聚焦10万-15万元主流市场。2024年,瑞虎8系列贡献超30万辆销量,成为燃油车增速第一爆款。事业部整合后,艾虎将依托成熟的燃油车体系加速混动化转型,避免内耗的同时强化对主流家庭用户需求的响应效率。
最后,首次纳入国内体系的星途事业部,主攻20万-50万元高端市场。其意义不仅是提升品牌溢价,更在于为全矩阵提供智能化赋能。在今年6月成立的奇瑞智能化中心,已经整合座舱、智驾等技术资源,成为星途的技术孵化器。
新架构为资本故事注入强心针
需要指出的是,在奇瑞全力冲刺港股上市的关键时刻,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无疑为其资本叙事增添了重要砝码。这一战略调整直指资本市场的核心关切,旨在提升投资者信心,为招股书中的数据描绘出更清晰、更具说服力的未来图景。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奇瑞正致力于简化流程、消除内耗,确保资源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投向关键领域,这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优化运营效率的实质性举措,有效回应了投资者对管理效能的期待。
例如,风云事业部就可以无缝对接星途积累的高端智能化技术,加速其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品牌向上;QQ事业部则能共享成熟的技术平台和供应链资源,降低小型电动车开发成本。这种技术复用、平台共享的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研发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规模效应,让每一分募投资金都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为投资者描绘了更具成本效益的增长路径。
这种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的布局,向投资者清晰地展示了奇瑞燃油保利、新能源拓市、高端树标的稳健转型战略,证明了其有能力在保持当前盈利能力的同时,有序、高效地推进新能源转型和技术升级,为长期价值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奇瑞的此次架构重组,恰似一场资本成人礼与转型生死劫的交汇。从小草房画图纸的草创企业,到年销260万辆的全球玩家,其跨越二十一年的资本化长征,终于在港股门口迎来临门一脚。国内事业群的成立,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剂治理优化的强心针。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上市后才开始,国内事业群整合只是起点,能否将规模化淬炼为精益化,将决定这场IPO是奇瑞辉煌的新开篇,还是又一个未完待续的资本故事。
来源:汽车信息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