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如今,沃尔沃离学会还剩一年。难。这是沃尔沃的处境,一个字足够。今年1月,全球销量同比下滑5%,到7月跌幅扩大至14%,沃尔沃的销量下滑成一条令人忧心的曲线。全球销量暴跌14%的时候,二季度血亏74亿元,中国销量也下滑10%,沃尔沃正经一..
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如今,沃尔沃离学会还剩一年。
难。
这是沃尔沃的处境,一个字足够。
今年1月,全球销量同比下滑5%,到7月跌幅扩大至14%,沃尔沃的销量下滑成一条令人忧心的曲线。全球销量暴跌14%的时候,二季度血亏74亿元,中国销量也下滑10%,沃尔沃正经一场很严峻的危机。
如何不难?
难在,燃油车的老本,啃不动。难在,新能源转型,开倒车。更难在,当豪华与安全的光环消退,沃尔沃还有什么故事可讲?
市场往东,沃尔沃向西
如何形容今年的沃尔沃呢?
几乎用不上什么正向的词汇。下调全年利润率和营收预期,放缓电动化转型,大规模裁员,降价
确实是艰难的一年。
在沃尔沃第二季度的财报里,营收和利润下滑,原因是消费信心下滑及新增关税使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波动加剧,汽车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是一定的事实,但挽尊之意也很明显。因为,都知道,销量下滑,利润暴跌的原因,就是沃尔沃燃油车的老本,啃不动了。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18.2%降至13.5%,便是例证。
彼时彼刻,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来了,中国市场要来背锅了。
是的,沃尔沃业绩持续承压,源于在中国市场销量遭遇滑铁卢,以及电动化转型遇阻。
中国市场卖得好,全球市场就过得好。
这句话,以前是不成文,但很实际的现实。无论是大众的第二故乡,还是沃尔沃全球最大单一市场,都在说明中国市场无可替代。
沃尔沃也曾在中国市场过了许久的好日子,躺着赚钱用来形容以前的沃尔沃,也算恰当。不过,分水岭出现在2023年。
2023年,沃尔沃在华销量为17.01万辆,同比微增0.1%。一个不太鲜明,却已经出现的信号,给到了沃尔沃。
2024年,沃尔沃在华销量断崖式下滑至15.64万辆,同比下降8.1%,创下近五年新低。并且在全球,三大主要市场的中国和美国双双失守。
失守的原因,怎么总结呢?
用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的一句话来说,我们不去追风口。是的,沃尔沃不追风口,市场往东,沃尔沃向西的时候,时有发生。
在美国市场,沃尔沃长期固守轿车生产线,十年之后才幡然醒悟。为了求生,沃尔沃全面撤出美国轿车和旅行车市场,仅保留SUV车型。
在中国,电动化转型慢半拍,早期依赖油改电平台,原生纯电架构的EX90、ES90多次跳票,错失机会。
2025年上半年,态势进一步下滑。沃尔沃在华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1%至7.03万辆。最新的销量数据,沃尔沃8月汽车销量为48029 辆,较去年同期下降 9%。
过去一年,为应对市场疲软,沃尔沃变革不断。尤其是今年以来,包括沃尔沃XC90、沃尔沃S90、沃尔沃XC60等多个新款车型,出现了上市即降价的现象。
面对业绩压力,沃尔沃宣布全球裁员3000人的重组计划。其中瑞典总部受影响最严重,将裁减1200名正式员工及1000名顾问,其余裁员分布在全球其他市场。
这次裁员规模约占沃尔沃全球办公室员工总数的15%,平均每位被裁员工将获得约37万元的补偿,是公司180亿瑞典克朗成本削减计划的核心举措。
与此同时,沃尔沃撤回2025-2026年的财务指引。说明,沃尔沃对未来没信心。
啃不动的老本,转不了的行型
过度依赖。
每当谈及沃尔沃的电动化转型时,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难道安全这个卖点,能再讲100年吗?沃尔沃,没有其他故事可讲了吗?
好像,真没有。
车型少、换代慢直接影响了销量表现。从车型看,燃油车仍是沃尔沃的销量担当。XC60作为2024年沃尔沃最畅销的燃油车型,当年23.09万辆的全球销量占比为30%。但是,多年来一直是小改款,在配置、技术等方面已经落后。
在燃油车时代建立的诸多优势,被电动化浪潮削弱,燃油车的各种技术,也被掏空了。一句吉利也要反哺沃尔沃,已经道明这个卖了98年安全标签的品牌,正在夹缝中独自尴尬。
不可否认的是,技术优势的丧失,导致沃尔沃品牌价值难逃贬值的命运。业内预测,如果不能在2025年至2026年的窗口期内完成突围,那么沃尔沃将沦为边缘品牌。
其实,真的算起来,沃尔沃算得上很早触电的豪华品牌。2017年,沃尔沃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规划到2025年实现在售产品中纯电车型占比50%,2030年成为100%的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彼时的志气,磅礴,决心强烈。但是,推出车型的节奏,却拖了后腿。
沃尔沃推向市场的车型,被诟病大多是油改电而来,比如沃尔沃XC60、沃尔沃S90、沃尔沃XC40、沃尔沃S60等,电池容量、续航里程以及车辆性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先天不足,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直到2023年底,沃尔沃才发布首款原生纯电平台的纯电车型EM90。但因为是MPV车型,定价较高,难以跑量。
被赋予旗舰车型的沃尔沃EX90,多次推迟上市的原因,却饱受软件问题困扰,内部团队迟迟未能攻克。而且,在智能驾驶领域,沃尔沃的节奏明显保守,与品牌安全定位有关。
去年5月,沃尔沃发布首款纯电SUV车型,EX30。但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电池与电机等多个方面与极氪X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沃尔沃EX30被视为极氪X的换壳车型。
这个说法,在燃油车时代可谓是倒反天罡,在电动化时代,徒留尴尬。
也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上半年,沃尔沃纯电车型在华销量仅940辆,同比暴跌57%。包括插混在内的新能源车总销量占比不足1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金融时报》报道,因电动化转型速度低于预期,让沃尔沃在过去三年中股价暴跌66%。
不得已之下,沃尔沃调整了电动化战略。纯电车型销售比重由原来的100%降为90%至100%,剩下的0至10%将允许在必要时销售少量混动汽车。
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10年都学不会。这句话,是2023年沃尔沃EX90首秀的时候,放得狠话。
离学会,还有一年。
绝地求生,背水一战
各种颓势摆在眼前。
沃尔沃,不得不背水一战。2025年3月,一位74岁的老人重返救赎之地。
掌舵沃尔沃仅两年的吉姆 罗文提前一年卸任CEO,曾在2012年至2021年担任沃尔沃CEO的汉肯塞缪尔森重回权力舞台。
在他担任CEO的期间,曾带领沃尔沃六次刷新全球销售纪录,扭转了沃尔沃被福特收购20年后的糟糕处境,带领沃尔沃重新上市,被誉为瑞典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扭亏为盈专家之一。
这位曾领导沃尔沃开发SPA架构的老将,被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称为久经考验的领导者。他也透露,之所以今年重新接手沃尔沃,是因为收到了李书福的邀请。
他2010年第一次来中国,李书福请他吃杭州西湖醋鱼,并定了一个目标,十年之内让沃尔沃在中国年销破十万。
15年后,他再次接过李书福的橄榄枝。这一次,他的任期是两年。如何带领沃尔沃汽车继续前行,是汉肯塞缪尔森要解决的新课题。
从任何角度来说,让74岁的汉肯重新掌握沃尔沃,已是一种绝地求生。上任当天,他确定了沃尔沃三个新方向:成本控制、分阶段推进电动化转型、深化与吉利合作。
成本控制上,180亿瑞典克朗的成本削减计划全面启动,包括30亿可变成本削减、50亿间接支出压缩和100亿现金流控制。他表示,我们必须改善现金流生成能力,并结构性地降低成本。
此外,沃尔沃的商务团队也启动了全面更新,建立了首席商务官-产品线负责人-区域团队的垂直管理体系,以彻底解决长期存在的产品与市场脱节问题。
沃尔沃能否绝境逢生的重点,还在于车型,增长最重要的支柱就是产品。在去年9月,沃尔沃的电动化转型策略悄然退守为90%-100%电动化,将插混车型纳入转型路径。
所以,在今年8月底,被定义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迎来了全球首发。沃尔沃对这款车型,寄予厚望。
终于等来了这款车。
袁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看得出来,手上无牌可打的局面,实在太久了。
沃尔沃XC70是沃尔沃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品定义和开发主要是中国团队主导,是沃尔沃电动化转型的突围之作。
在XC70发会后,汉肯塞缪尔森接受采访时表示,5年前我们考虑更多的确实是传统豪华品牌,如今时代已变。
沃尔沃明确,XC70不仅在中国市场销售,还会进入全球,第一站将是欧洲市场。现在,欧洲和欧美车企来中国更多是为了了解和学习,保持好奇心,看中国车企到底做什么创新,再带回本土市场。
沃尔沃XC70的背后,是急需实现增长的迫切现实,不仅是沃尔沃对于中国的目标,而是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的目标。
但是,背水一战的第一站,仍旧是先打好中国市场。
汉肯塞缪尔森强调,我们的战略和决心非常清楚,要留在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市场驱动增长。为此,沃尔沃总部给中国团队更多放权,并重启与吉利集团的深度协同。
他还亲自跑去拜访蔚来、理想、小鹏。并决定,把XC70的电池包从德国CATL换成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最新的神行电池,成本砍了12%,续航多了30公里。
他说,今天这辆车,只为中国人先开。
哥德堡不同意,汉肯塞缪尔把PPT摔在董事会桌上,再晚点,咱们连尾灯都看不见。
决心已定。
沃尔沃是不是学中国造车了,他被问到这句话,笑着回答,风水轮流转,但方向盘得握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位老将最终能否让沃尔沃绝地重生,2年足够回答。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啃不动”老本的沃尔沃,站在隘口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