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华博商业评论在新能源汽车这场马拉松里,雷军正在把豪赌演绎到极致。最新动作是,他把前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FabianSchmlz收入麾下。这位曾操刀兰博基尼Temerario、保时捷718 Boxster与Mission E的设计师,未来将掌舵小米欧洲外饰设计。短短数月间,小米汽车已..
出品 | 华博商业评论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马拉松里,雷军正在把豪赌演绎到极致。最新动作是,他把前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FabianSchmlz收入麾下。这位曾操刀兰博基尼Temerario、保时捷718 Boxster与Mission E的设计师,未来将掌舵小米欧洲外饰设计。
短短数月间,小米汽车已接连招揽宝马i系列设计主管Kai Langer、宝马23年老将Rudolf Dittrich,以及曾主导特斯拉ModelY空气动力学研发的Ricard Aiguabella Macau。人才版图迅速扩张,尤其是欧洲研发中心的设立,让小米在高端车型和性能调校上有了更多筹码。
01
小米汽车,从模仿走向原创
汽车工业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宝马、保时捷、兰博基尼的设计师加盟,意味着小米汽车或许不再只是性价比代表,而是正向豪华、性能、审美转型。
事实上,从SU7到YU7,小米的两款核心车型已经显露出鲜明的豪车影子。SU7的车头修长,车身比例低趴而流畅,溜背式尾部配合贯穿式尾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保时捷Taycan的运动姿态;而新近推出的YU7,则在SUV的厚重感中加入了轿跑的线条和比例,整体气质与保时捷Cayenne Coup颇为相似。对消费者而言,这种似曾相识的设计语言,快速拉近了小米与豪华品牌之间的心理距离。
这种策略并非偶然。对一款新车企而言,借用国际豪华车的视觉符号,能迅速帮助其建立品牌认知。但随着Fabian Schmlz等王牌设计师的加入,小米未来有望逐渐跳出模仿的框架,从像保时捷走向做小米,形成属于自己的原创美学。对资本市场而言,这背后代表的不只是外形的变化,更是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
02
财务拐点已现
在资本市场层面,小米汽车的最新财报也释放了积极信号。Q2小米汽车共交付8.13万辆,实现营收206亿元,毛利率高达26.4%,单车毛利约6.7万元。经营亏损从Q1的5亿元收窄至3亿元,改善幅度达40%。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按照目前趋势,下半年有望实现单月或单季盈利。尽管过去三年多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尚未摆脱总体亏损,但雷军提出的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全面盈利的目标正逐渐具备可实现性。
而市场端的数据更直观:今年第35周,小米汽车单周交付量首次突破万辆,营收或超35亿元,甚至一度超越小米手机在国内的营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已成为集团的新增长引擎。
不过,小米面临的挑战同样明显:过去三年多投入已超300亿元,累计亏损依旧巨大;豪华赛道对产品设计、性能调校和品牌故事的要求远高于传统智能汽车。设计师可以加持豪华感,但如何把理念转化为量产车的销量与利润,仍是小米必须跨越的鸿沟。
雷军曾说,造车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业。如今,随着全球顶尖设计师的加入,小米汽车正在经历从造车到造豪车的身份转变。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都在等待,雷军的这次豪赌,能否真正把小米推向一个新的增长曲线。
原文标题:王牌设计师加持,小米汽车驶向豪车赛道?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