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界突然“撤回”降价信息究竟为哪般?

智界突然“撤回”降价信息究竟为哪般?

6月26日上午,鸿蒙智行发布消息:智界全系车型提供2万元现金补贴,6月27日起下订至高可享价值6万元购车权益。降价后,智界S7起售价降至20.98万元,R7起售价22.98万元。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对次日上市的小米YU7的价格阻击。家族光环下的失意者在鸿蒙智行高歌猛进的整体..

6月26日上午,鸿蒙智行发布消息:智界全系车型提供2万元现金补贴,6月27日起下订至高可享价值6万元购车权益。降价后,智界S7起售价降至20.98万元,R7起售价22.98万元。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对次日上市的小米YU7的价格阻击。

家族光环下的失意者

在鸿蒙智行高歌猛进的整体表现下,智界品牌却陷入销量困境。今年6月9日至15日,智界单周仅售出771辆;随后的6月16日至22日,销量进一步下滑至566台,连续两周低于只有一款车的享界品牌。

智界在鸿蒙家族中的位置日益尴尬。鸿蒙智行已构建了从15万到100万价格带的完整布局:问界M5、M7覆盖主流市场,M8、M9瞄准家庭高端需求,享界S9定位行政轿车,尊界S800则冲击百万级豪华市场。

而智界在价格带和技术定位上,未能形成足够差异化优势。在鸿蒙智行整体成交均价达37.9万元的背景下,智界在品牌高端化进程中明显掉队。尊界S800上市24小时大定即破1600台,而智界却不得不通过降价维持市场存在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智界官方撤回了降价信息,但在终端门店中,销售人员已经将降价的事实传递给了潜在用户。

小米YU7让价格战未发先至

智界此次降价的时间点选择绝非偶然。6月26日上午宣布降价,而6月27日正是小米首款SUV车型YU7的上市日期。这种针对性安排,揭示了智界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

回顾2024年,小米SU7凭借21.59万元的起售价,在短期内创造了13.6万辆的销售成绩,产能利用率甚至突破200%。小米YU7作为SUV车型,面对市场规模更大的细分领域,其配置打价格、生态带体验策略可能对智界形成更强冲击。

智界选择在小米YU7发布前降价,是一场精明的心理战。有行业分析人士就指出,这属于典型的心理价位管理策略,在产品配置不逊于对手的前提下,提前营造更划算的舆论氛围,抢占流量高地。

撤回降价信息背后的战略考量

深入分析此次事件,会发现智界降价行为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战略意图为品牌独立运营铺路。在鸿蒙智行体系内,智界正积极推动渠道分网和品牌独立,此次降价可能是这一进程的关键环节。

事实上,智界已在多个区域召开专网经销商招募大会。2025年1月,奇瑞在芜湖设立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由奇瑞全资控股。这标志着智界开始从依附华为销售体系向自主品牌运营转变。

所以,面对内忧外患,智界品牌要实现突破,必须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重塑品牌差异化是当务之急。在鸿蒙智行体系内,智界需要找到区别于问界(家用SUV)、享界(行政轿车)的独特定位。结合奇瑞技术积累和华为智能优势,聚焦特定细分市场才是出路。

同时,稳定供应与交付体系同样关键。回顾2023年底智界S7上市时,自动驾驶技术吸引大量订单,但交付环节哑火,后续被小米SU7抢走声量。与奇瑞的合作机制需要优化。

此外,技术优势释放将是核心竞争力。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与途灵平台是重要技术背书。随着ADS 4.0在尊界S800上的应用,智界需加快技术下放速度,在中高端市场建立领先形象。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表示,鸿蒙智行2024年是起步快跑的一年。而2025年,随着小米YU7等新产品加入战局,智界品牌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跑出自己的节奏,仍存悬念。撤回降价信息的智界,可能正在酝酿更彻底的品牌重塑。在智能汽车这场长期主义的赛道上,单次降价不会决定成败,真正的较量在于体系能力的构建与品牌价值的坚守。

来源:汽车信息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