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储能项目的招投标延续高增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储能市场公开信息可追踪到的总采招规模超170GWh,较去年同期的68+GWh增长1.5倍。涉及储能系统、储能电芯、含设备的EPC总包等。
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储能仍是建设数量和规模最多的主流技术路线,其采招需求占比超92%,尤其各大央/国企集采项目全部针对的是锂电储能系统;此外,混合储能占比较高,主要表现为“磷酸铁锂+液流/钠电/飞轮等”的技术组合形式。
01.央/国企领衔储能招标需求,中车株洲所/新源智储/海博思创中标规模位列前三
在上半年超170GWh的储能招采订单中,央企储能项目定标容量合计达到90GWh,占比约为52%;国企开标40+GWh,占比近24%。其中,中国能建储能招标对应规模容量超26GWh,领先于其它业主;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国华电、中广核落地的采招规模,均在10GWh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上半年采招落地项目中,单个项目规模最大的当数中国能建25G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3个标段共吸引了70家企业参与投标。开标结果显示:4h(10GWh)、2h(12GWh)、1h(3GWh)储能系统,对应的平均报价分别为0.425元/Wh、0.465元/Wh、0.786元/Wh,但该项目目前尚未公布中标候选人。
其次,规模排在第二位、投标报价企业数量最多的项目,是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集采,共吸引了76家企业参与,入围企业也达到27家。该项目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入围企业的投标报价在0.442元/Wh-0.528元/Wh之间,平均报价0.469元/Wh。入围供应商包括天诚同创、阳光电源、双登集团、中车株洲所、楚能新能源、鹏辉能源、远景能源、瑞浦兰钧、天合储能、赣锋锂电等。
此外,还有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12GWh储能系统集采、中广核新能源10.5GWh储能系统框采、华电集团6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框采等多个大规模集采项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采招金额最大的单体储能项目(不含集采)是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GW/6GWh电源侧储能项目EPC招标,报价总金额在62.5亿-62.7亿元之间。
从开标结果看,综合机构统计数据,锂电储能系统供应商中,中车株洲所以5.8GWh的中标总量名列第一;新源智储、海博思创分别以3.5GWh、3.3GWh的中标量分列第二、三位;比亚迪、易事特、南瑞继保、融和元储、科陆电子、阳光电源等,中标规模均在1GWh以上。此外,据悉阳光电源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在今年的大型集采项目中,成为中标数量最多的厂商。
价格方面,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走势与去年相比,降幅趋缓,且中标价格区间逐渐缩小。其中,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558元/Wh,同比下降27%,值得一提的是,前5个月中标均价平稳下降,但6月环比呈现回升趋势,或与样本偏少、包含构网型储能项目等因素相关。4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448元/Wh,同比下降69%。
其中,储能系统最低价,由山东电工时代在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GWh直流侧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报出,采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单价为0.368元/Wh。4h储能系统最低中标价,出现在新疆华电6G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采购项目标段四中,特变电工以0.405元/Wh的价格预中标。
02.储能电芯上半年平均报价0.289元/Wh
储能电芯方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芯报价范围0.26元/Wh-0.38元/Wh,平均报价0.289元/Wh。
有公开报道的,储能电芯集采/框采项目主要来自中国电建1GWh电芯集采、中储科技6GWh电芯框采、新风光1GWh储能电芯集采。此外,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6月初还发布了规模达7.248GWh的电芯集采项目,电芯规格包含50Ah、100Ah、280Ah、314Ah四种,其中314Ah电芯采购量为7.2GWh,占该项目电芯采购总量的99.34%。
在新风光1GWh储能电芯集采项目中,鹏辉能源、亿纬动力、欣旺达、中创新航、海辰储能、力神(青岛)、宁德时代、德晋新能源、瑞源电气9家企业入围,报价范围为0.26元-0.34元/Wh,平均报价0.279元/Wh。鹏辉能源以0.26元/Wh的最低报价成为该招标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
在中国电建1GWh电芯集采项目中,两个标包280Ah与314Ah分别采购500MWh,9家中标企业分别为天合储能、力神(青岛)、赣锋锂电、瑞浦兰钧、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亿纬动力、远景动力、中创新航。
中储科技6GWh电芯框采项目中,去重后的8家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亿纬动力、瑞浦兰钧、欣旺达动力、中创新航、楚能新能源、赣锋锂电、远景动力、德赛电池,入围企业报价区间为0.27-0.38元/Wh,均价为0.276元/Wh。
值得一提的是,就当下来看,近期碳酸锂价格出现“反弹”,叠加储能商业模式迎来真正的市场化考验,政策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多种因素都在推动着储能市场的格局重构,储能电芯价格有望摆脱去年以来的“低价怪圈”,走向一个较为稳健的价格区间。
来源:盖世汽车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