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界走入2.0阶段: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强势。如今,随着官方一纸“进入2.0阶段”的宣言,智界终于下定决心,..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强势。

如今,随着官方一纸“进入2.0阶段”的宣言,智界终于下定决心,要以超百亿元的投入、扩充至5000人的研发团队、以及同期调整的运营架构和产品计划,还一个“更加强大的智界”。

01

智界 1.0 :掣肘颇多的遗憾

智界的确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作为鸿蒙智行与奇瑞合作的首个轿车品牌,它的确被寄予厚望。华为最顶级的智能技术、奇瑞最先进的造车平台,强强联合的剧本,本该一炮而红。

但正如今年 5 月底,余承东在 2025 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所感慨的,鸿蒙智行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颇多掣肘,而智界在 1.0 时期遇到的问题,就很能反映出来现实问题来。

智界 S7 在发布后,订单反响一度不错,但却迅速陷入了“有流量,没销量”的怪圈,而问题的根源,直指最基础也是最致命的环节——生产与交付。智界 S7 大量的订单出现积压情况,无法转化为实际交付,让无数满怀期待的消费者在漫长的等待中消磨了耐心,也让智界S7错失了上市初期最宝贵的市场窗口期。

在当时,智界甚至不得不用“一天200,最高1万”的延期交付补贴来维持订单,但依旧挡不住无法交付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外界看来,这背后暴露的正是智界在 1.0 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权责的模糊与协同的内耗。在“华为+奇瑞”的合作的初期,奇瑞和塞力斯在车企中处于完全不同的生态位,当问题出现时,到底该由谁来主导解决,又应该怎么解决,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漠河。是华为的技术赋能不够深入,还是奇瑞的生产体系没有完全准备好?这种模糊地带,让智界品牌从诞生之初就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能够统管全局的“大脑”,更像是一个在两大巨头夹缝中运行的“项目部”,而非一个能够独立作战的品牌。

而在这之后,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就此绝迹,不管是智界官方宣传奇瑞新车还是全车型的乌龙降价促销,华为和奇瑞在协同管理上的各自为政始终存在,成为了限制智界发展的一大拖累。

02

智界 2.0 :百亿投入,权责分明

智界这次发布的2.0战略,可以看做是精准地对着过去的病灶下了一剂猛药。其中最核心的灵魂,无疑是“智界新能源公司成立,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这一决策。成立一个独立的合资公司,意味着智界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法人身份”。它不再是一个需要跨公司、跨部门反复协调的合作项目,而是一个权责分明、能够自主决策的独立实体。从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到营销、销售、用户服务,所有环节都将在一个统一的体系内高效运转,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九龙治水”的困局,让智界真正拥有了主导自己命运的能力。

为了支撑这个全新的独立公司,百亿级的投入与扩充至5000人的研发团队,则是一次最直接的信心宣告。它告诉市场,华为和奇瑞并未放弃智界,反而要加倍投入,去强化其技术长板,这不仅是为了未来的新品,更是为了稳住当下消费者的军心。

同时,后续即将登场的多款重磅新品,则是为了解决“一条腿走路”的困境。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市场,仅靠一款S7轿车,显然无法支撑起一个品牌的野心,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将为这个新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最强劲的动力。

目前,已经有人在微博爆料,奇瑞内部会全面押注智界,放弃星纪元,为智界未来发展和上市做出战略选择,拥抱华为。同时,鸿蒙智行首款MPV将落地智界品牌,而且本来计划2025年量产交付的MPV车型星纪元E08目前已停止研发。这些痕迹正在暗示智界将会以问界作为模版,更大程度拥抱华为,快速完成协同,以获取更好的市场反响。

写在最后: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2.0的开启,是华为和奇瑞在深刻反思后,做出的一次关键性战略调整。它标志着双方的合作,终于从单纯的技术赋能,走向了更深层次的体系融合。

过去的阵痛为智界补上了一堂昂贵的课:在汽车这个重资产、长链条的行业里,顶尖的技术固然重要,但稳定高效的生产制造和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才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行稳致远的基石。

智界终于拥有了独立的“大脑”和“身体”,它真正拿到了进入下半场决赛圈的门票,虽然说成功还有些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更强大、更独立的智界已经出发。

来源:盖世汽车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