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汽通用卢晓:加速新能源转型与品类创新

上汽通用卢晓:加速新能源转型与品类创新

2025 年 8 月 27 日,在全新别克 GL8 陆尊上市发布会后,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与副总经理薛海涛接受了媒体专访,围绕产品技术、市场策略、经营管理、新能源转型等核心议题,深入解读了上汽通用的发展思路与未来规划。卢晓:锚定目标用户,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在新能源..

2025 年 8 月 27 日,在全新别克 GL8 陆尊上市发布会后,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与副总经理薛海涛接受了媒体专访,围绕产品技术、市场策略、经营管理、新能源转型等核心议题,深入解读了上汽通用的发展思路与未来规划。

卢晓:锚定目标用户,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

在新能源智能电动车时代,产品定义的逻辑正发生深刻变革。卢晓指出,传统产品定义方式已难以适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如今上汽通用的核心策略是 “围绕目标客户做选择”。以全新 GL8 陆尊及即将上市的至境 L7 为例,在智舱、辅助驾驶等智能化领域,上汽通用均以 “跻身第一阵营” 为目标,在硬件与软件上实现 “拉满投入”,同时为未来软件持续迭代预留空间。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

“所有新一代逍遥架构、至境品牌下的产品,最终都以盈利为目的。” 卢晓强调,内部会通过多维度平衡,确保在目标用户 “看得见、在意的地方” 毫无保留地投入技术,既满足用户对先进配置的需求,又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薛海涛则从机制层面补充,上汽通用已建立产品与营销部门 “目标互锁” 机制,通过签订目标互锁协议,明确产品需同时达成质量、成本、时间节奏目标,以及销量、利润目标。“10 万元级产品有 10 万元级的做法,20 万元级产品有 20 万元级的逻辑,关键是想清楚目标用户的核心诉求。” 他以 VOC(客户之声)团队为例,说明企业已建立常态化用户需求分析机制,每周经营会梳理用户反馈,打破部门壁垒,让用户声音直接驱动产品优化与决策。

回顾前一年经营管理的核心:稳油车、加速新能源,实现连续盈利

卢晓介绍,回顾过去一年,上汽通用在市场挑战中实现了显著突破。通过 “稳油车” 策略 ——2024 年 10 月黄金周密集推出 XT5 全新一代产品、君越与昂科威 Plus “一口价” 政策,叠加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企业订单快速回升,业绩逐步企稳。截至 2025 年,上汽通用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美方董事在董事会上多次表扬管理层,市场反馈正面。

新能源转型是上汽通用过去一年的核心发力点。从 2024 年 4 月陆尊 PHEV 上市,到推出陆尚插混车型,再到 2025 年 8 月全新 GL8 陆尊(200 公里纯电续航、1450 公里综合续航)迭代,仅用 16 个月便完成多代产品更新。卢晓透露,基于今年 4 月发布的 “百万逍遥架构”,从 2025 年 9 月起,上汽通用将密集推出新品,8 月内至少有 5 款智能电动化产品上市,目标 2026 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50%,成为合资车企中首个达成该目标的品牌,目前 GL8 家族新能源占比已达 55%。

薛海涛则提到,团队与机制变革是支撑业绩的重要基石。过去一年团队氛围发生 “翻天覆地” 的变化。通过灵活的人才晋升机制,20 多岁的年轻员工可实现 “三级跳”;内部以 “目标互锁签约会” 明确责任,产品、营销、质量、采购等部门协同发力;VOC 团队的建立让用户需求快速传导至各环节,打破传统售后部门单一承接的局限。“人在逆境中,只要团队齐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薛海涛说。

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

产品创新与高端突以用户痛点为核心,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卢晓解释道谈及品类创新,GL8 是上汽通用的标杆案例 ——26 年来六代产品迭代,始终掌控技术与定义权,精准满足中国 MPV 市场需求。此外,从 10 万级国民轿车赛欧,到凯越、英朗,再到 2014 年 “后发先至” 的昂科威(以 “多 10% 精神” 切入 SUV 细分市场),上汽通用在多个品类中均有成功创新实践。

面对当前市场 “内卷”,卢晓强调 “突出长板” 的重要性:“不再追求产品平衡,而是要把原来车上没有的配置、用户急需的功能落地。” 以上周与 Momenta 合作发布的 R6 飞轮大模型为例,上汽通用希望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 “新一轮反攻”。泛亚技术中心的正向开发能力(20 年前便启动正向开发,远超同期 “皮尺工厂” 模式)、对中国用户习惯的深度洞察,成为品类创新的底气。

对于至境品牌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首款产品为中大型新能源轿车至境 L7),外界存在 “BBA 及新势力均未在此领域取得突出成功” 的担忧。卢晓与薛海涛回应,信心源于三点:一是逍遥架构的技术支撑 —— 可兼容插混、增程、纯电多种驱动形式,支持高阶辅助驾驶;

二是精准的用户定位 —— 打破 “中大型新能源轿车” 的固化认知,聚焦高端用户的场景化需求;

三是差异化技术优势 —— 与 Momenta 合作的辅助驾驶技术(如断头路通行、一键 APA、机械车库适配等)均为首发,且符合 ISO26262 最高安全标准,转向机采用双 ECU 双传感器(ASIL-D 级别),这些 “以前没讲过的优势” 将通过新媒体营销传递给用户。

拒绝价格战,以技术与营销破局;明确 MPV 产品矩阵

薛海涛明确表示上汽通用 “不打价格战”,而是以 “技术赋能产品创新” 为解题思路:通过逍遥架构打造全新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未来推出至少 5 款车型,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学习手机行业 “快速迭代” 逻辑,适应汽车行业变革节奏。

营销层面,薛海涛坦言传统 “正餐式” 传播已难以吸引用户,需转向 “用户爱看的内容”。以上汽通用 MPV 产品矩阵为例,已明确清晰的价格带定位:20-30 万为陆尚,30-40 万为陆尊,40 万以上分为高端商务(别克世纪(配置|询价))与高端家用(即将推出的别克至境世家)两条路线。“至境世家不是传统 MPV,而是高端家用车,将提供插混与纯电版本,满足六座七座家庭需求。” 薛海涛透露,企业目标是 “在每个价格段做到 TOP1”。

迭代节奏与竞争格局以18 个月为基准,以 “快” 与 “本土化” 应对合资 2.0 时代

卢晓表示,逍遥架构采用 “搭积木” 式开发,底层逻辑支持 12-18 个月迭代周期,但 “品质与安全是底线”。“经销商卖过其他品牌产品,都知道上汽通用的品质优势 —— 以前我们没讲,现在要通过营销大声传递。” 他以与 Momenta 的合作为例,双方合作已持续 3-4 年,上百台测试车在开发中,技术标准 “最苛刻、最高”,首发功能将以 “最高可靠性” 投入市场。

面对 “合资 2.0 时代”(日系、德系品牌放权中国团队开发新品),上汽通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泛亚技术中心 + 本土化产品定义权”。薛海涛指出,没有强大的研发底座,“快” 与 “灵活” 都是空谈,而泛亚不仅具备整车 CAE 虚拟数据能力,还实现了 100 台以上本地化正向开发车型的积累;

卢晓则补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上汽通用已建立管理层 “互补补位” 机制,明确长板与短板,以向心力与凝聚力应对竞争,“未来的产品将证明我们的实力”。

订单与未来规划:全新 GL8 陆尊订单超 1.2 万,剑指新能源渗透率 50%

截至专访当日,全新 GL8 陆尊从预售到正式上市,订单量已达 12312 辆,市场热度超出预期。卢晓表示,这印证了用户对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认可,也为后续至境品牌及逍遥架构新品奠定了基础。

未来,上汽通用将继续加速新能源转型:2025 年 8 月起密集推出 5 款智能电动化产品,2026 年实现新能源渗透率 50%,覆盖轿车、MPV、SUV 全品类;在智能化领域,L3 级辅助驾驶将按计划落地,持续通过与 Momenta 的合作强化技术优势;在团队建设上,保持 “人才快速晋升”“目标互锁” 机制,确保组织活力与执行力。

卢晓最后强调:“上汽通用不是简单做流程改革,而是要悄无声息发生一场大变 —— 让每一款推向市场的成功产品,成为用户感知变化的最佳证明。”

(责编:leo)来源:新浪汽车原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