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每季度我们都时刻关注着每家车企的销量动态、经营状况,一份份的榜单和数据,我们看得是不亦乐乎。殊不知,还有一份榜单,更值得我们围观——《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这个榜单,我们从近期奇瑞的加班风波,以及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
每月、每季度我们都时刻关注着每家车企的销量动态、经营状况,一份份的榜单和数据,我们看得是不亦乐乎。殊不知,还有一份榜单,更值得我们围观——《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这个榜单,我们从近期奇瑞的加班风波,以及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一起说来,我们就清晰几分。
奇瑞的加班风波,影响甚广。前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7月19日的周六,针对加班现象向员工道歉,并表示要“打破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一心整顿加班文化;后脚,因公司要求周六加班,一位名为“凯哥”的员工发送邮件并抄送给集团高层,表达了不满。
敢于吃螃蟹的勇士,终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凯哥”获得大量员工支持。
实际上,早在2024年6月前后,新浪财经报道一位疑似奇瑞的员工发起投诉,控诉奇瑞“非法加班”,不仅没有加班费,每天加班超过3个小时仅发放10元餐补,而且为了掩盖加班的事实,甚至将员工加班时间在系统上统一改成了下午5点。
消息不胫而走,但没有广泛传播,而近期奇瑞“凯哥”事件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奇瑞的加班文化或许早已根深蒂固,不少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董事长刚发话,其他小领导却是无视,“义无反顾”地继续要求下属周六加班,如此反差,让矛盾性激发得更是猛烈。
有意思的是,随着“凯哥”的离职,奇瑞加班风波就此偃旗息鼓,下一秒,新的消息传来——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标志着其长达20年的上市进程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事情发展得越来越魔幻了,有人说这都是巧合,不过了解了ESG之后,就明白这些发展得都很合理。
什么是ESG?ESG,全称为“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翻译为中文就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比如广汽集团每年都很喜欢发布ESG报告,甚至的,旗下的合资品牌还会单独针对ESG阐述一番。
对于ESG,很多人都只关注前两者,即环境和社会。说明自家对于环境的改善做出了何等的贡献,对社会公益又做了什么奉献,因为做好了这两块,外界可感受得到,也可能享受得到,是和自己的利益有一定关系的。
然而,对于公司治理,这种看似只和公司内部相关的“家事”,与外界没有半毛钱关系,固然就没多少人关注了。外界不怎么关注,公司要上市了,那也得把这方面做好,毕竟这世界上是有“监管部门”存在的。
今年2月份,奇瑞递交IPO申请时,就已在招股书中披露了ESG相关信息,历经6个月,奇瑞来到了冲刺的阶段。苦苦追寻20年,就差临门一脚,在此之前,高层们必然相当敏感,或许就因为此,尹同跃才出面致歉加班现象。
可谓是“无风不起浪”,奇瑞要上市,就必须下决心根治残留多年的顽疾。不改善或是不彻底根除这样的现象,即便上市了,也会冒出不少不利于自己健康推进的种种情况。
这一两年,由于汽车行业利润下行,导致不少的车企入不敷出,开始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大量裁员。其中,赔偿远超劳动法标准的,多是合资品牌,在一片叫好的声音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对待员工这事,我们为何总是不如有外资掺杂的企业?
年初,微博曾有这么一个热搜——大疆、美的等大厂,强制要求员工下班。
上热搜的背景是,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在不断上涨。量变引起质变,看来是已到了爆点,“强制下班”的出现,折射出ESG最初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份,《财富》发布的“2025年中国ESG影响力榜”中,奇瑞凭借自身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上榜,而这也是奇瑞连续第二年登上《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这个,大家如何评价?
话说回来,如果不去递交IPO申请,不去寻求上市,奇瑞的加班文化会有所改善吗?答案的是与否,这估计谁都没法打包票。
来源:盖世汽车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