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观察 | 2025成都车展 续航里程依然是新能源车型竞争的焦点: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品牌前赴后继的24小时耐力赛激战正酣;另一方面,混动/增程派正清晰锁定“超长纯电续航”技术路线。2025成都国际车展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新能源车企技术路径的激烈博弈与市场选择的深层变..
智观察 | 2025成都车展 续航里程依然是新能源车型竞争的焦点: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品牌前赴后继的24小时耐力赛激战正酣;另一方面,混动/增程派正清晰锁定“超长纯电续航”技术路线。2025成都国际车展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新能源车企技术路径的激烈博弈与市场选择的深层变迁。
越来越多的增程/插混新车纷纷押注60kWh以上大电池、纯电续航突破300甚至400km,试图以“电为主、油为辅”的产品逻辑重塑用户习惯。结合之前小米YU7和乐道L90等纯电动SUV的热销,在这场纯电续航军备竞赛的背后,关于能效逻辑、用户价值与终极路径争议的暗流涌动。
超长续航成为新基准 2025年车企集中发力大电池增程/插混
从油到电的过渡时期,如今很多用户即便选择新能源车,对油箱的路径依赖依然强烈。市场实践的结论是: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式新能源车在中高端SUV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纯电车型在同一领域的增速有所放缓。这一反差促使更多车企将研发重心转向混动技术,尤其是电池容量大幅提升的插混与增程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从早期的100km以内,快速演进至200km级别,而今已朝着300-400km迈进——这一数字已接近几年前标准续航纯电动车的水平。
推动这一转变的,是根本性技术路径的切换:从早期的“油改电”平台转向“电改油”架构(基于纯电平台或新一代三电系统开发,预留增程器或发动机空间)。这种转变使得诸如800V/900V高压平台、5C超快充、智能热管理与能量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得以系统化集成。
其核心目的十分明确:解决用户对纯电续航短、充电慢的焦虑,鼓励用户在日常通勤中完全用电,发动机/增程器仅作为应急备用。越来越便捷的补能体系让充电不再是一件麻烦的事,电气化还能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使用费用的明显降低以及更好的智能化感受。这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从燃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的一个关键所在。
2025年下半年,车企开始高密度的发布新一代超长续航增程/插混技术,比如岚图汽车发布了岚海智混、智己汽车发布了恒星超级增程、极氪发布了超级电混技术、沃尔沃发布了SMA超级电混架构、别克至境发布真龙增程,紧随其后的还有尚未正式发布的小米汽车昆仑增程、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等等。
正如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所言,增程车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大电池,最终无限趋近纯电。这种“大电池+小油箱”的配置,不仅符合当下电池原材料价格走低、电价较低的现实条件,也在重新塑造消费者的用车习惯——从被动接受混动,转为主动选择“用电为主”的出行方案。
重点新车构建混动阵营全明星 集体向高端进发
能印证总体趋势的是各家推出的明星产品,虽然2025年成都车展的热度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意外地成为多家车企展示其超长续航混动技术的最新舞台。这些新车和新技术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亭台楼阁,而是即刻就要上市参与市场残酷淘汰赛的战士。它们不仅体现出电池容量的提升,更反映出品牌在智能化、平台化与用户体验方面的系统性全方位的努力。
本届成都车展动作最大的是岚图汽车--不仅带来了2026款岚图梦想家,还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追光L在成都车展首发亮相后将会在第四季度上市,还有六座旗舰SUV泰山将会在第四季度亮相。
看似传统意义上的年度改款,在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技术迭代:依托ESSA原生纯电架构扩展增程系统,在配置及动力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大电池版本车型,包括63/62.5/43.2kWh三种电池组,对应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350km、350km以及235k。支持800V快充,增程器采用高热效率米勒循环发动机,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同时极大降低油耗,明确瞄准高端家庭与商务市场,其预售价区间为38.99万-45.99万元,共创高定版预售价为52.99万元。
即将加入销售战场的智己LS6增程版将于9月10日正式上市,智己汽车在成都车展也带来了最新的增程动力800V平台。将首搭上汽最新自主研发的“恒星”增程系统,尾标增加“REX”字样。根据此前上汽自己的官方消息显示,其将搭载来自宁德时代的“超级骁遥MAX”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超过450km,支持4C的充电倍率,成为这一波超级增程浪潮第一位迎接市场考验的车型。
而本届车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单品车型无疑是极氪品牌首款旗舰增程SUV:极氪9X基于电混专属架构——浩瀚-S(SEA-S)打造,搭载900V高压混动架构,将为极氪9X带来混动领域首个“兆瓦电驱”。
极氪9X定位插电混动大型SUV,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纯电续航超过300km。不少网友都亲切地称之为“杭州湾库里南”,突出的超越同级的豪华感受。但也正是这样高级的定位,它的动力系统硬件也是足够高规格:2.0T超级电混发动机最大功率205kW,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是290kW和370kW,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3.1秒。该车匹配了容量为70kWh的动力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380km,这样的硬件能力,绝对配得上电动版“V12”的名头。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作为一个尺寸并不大的轿跑车型,其搭载45kWh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的增程版本也在车展悄然上市,CLTC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330km。比之前其31.7kWh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230km的版本有了明显的提升。
最后传统车企也在本次成都车展上猛补作业,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在其展台上,“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正式亮相,三款车型均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
未来8个月,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已经发布的别克至境L7。考虑到别克至境子品牌后续将推出更大尺寸的SUV与MPV车型,更庞大的车身将为布置更大电池包提供可能,续航有望迈向400+俱乐部。
技术趋势下的新思考 超长续航依然没解决增程插混谁更好
尽管超长续航混动技术在市场上高歌猛进,但其背后的逻辑矛盾与路线争议并未消解,反而因技术的极端化推进而更加显著。首先,是技术路径的争论:增程vs插混?
长城汽车曾公开表态“打死也不做增程”,坚持多挡DHT插混路线。蔚来则在公开场合表示混动和增程技术都为“过渡方案”。然而大多数中国车企选择了“两条腿走路”,同时布局插混与增程。究其本质,插混更强调油电协同、全场景能效最优,而增程则彻底倾向于纯电体验,仅以燃油为发电备用。这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仍无定论,这也反映出行业在技术判断与市场策略上的分化。
其次,是电池包做大的合理性争议。目前“大电池+小增程器”虽已成为主流,但也引发新的质疑:更大更重的电池是否只适合高端大型车?能效是否反而降低?例如,在中小型车上布置动辄60kWh电池不仅成本高昂,也会影响整车能耗与操控灵活性。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即指出,未来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可能再度缩小。原因就包括智能能量管理技术的发展将更精准地控制用油用电节奏,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以及在无政策保护的海外市场中,小电池方案仍具备成本与效益优势。
最后的灵魂拷问则来自用户端,如果一台增程/插电车纯电续航已达300km,快充效率可比纯电车,用户是否还会对燃油发动机存在依赖?如果用户一年中99%的场景用电完成,却仍需按油车标准定期保养增程器或发动机,这是否反而增加了用车负担?更长远来看,超长续航的增程/插混实际上在“教育”用户习惯纯电,最终为纯电车铺路?那从底层逻辑上,超长增程/插混可能恰恰是引导用户放弃内燃机保底思维的“关键一步”。
随着小米YU7、乐道L90等纯电车型凭借成本下探与补能优化持续热销,以及蔚来ES8通过电池灵活升级方案降低门槛,消费者是否已从依赖内燃机的“路径依赖”,逐渐转向更倾向于纯电?这已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用户心理、基础设施与品牌战略的综合性议题。
全文总结:2025年的成都,是混动的黄金时代?还是纯电的登基时刻?
从本届成都车展的为数不多的重磅展品上看,超长续航插混/增程技术正在成为中国市场新一轮竞争的核心。它们既回应了用户对续航与补能的现实焦虑,也体现出车企在动力系统平台化、智能化的长足进步。
然而技术的尽头从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无论是增程还是插混,其最终价值仍要回归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买单,以及能否在全生命周期中真正实现高效、经济与便利。当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充电网络日益密集、纯电车型门槛逐步降低之时,眼下这场“混动修罗场”中的激烈内卷,看起来似乎正在悄然为纯电时代的真正到来奠定基础。
正如这场技术变革中所呈现的:没有永恒的路线,只有不断地进化。混动,增程抑或纯电,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不同的市场阶段、用户需求与资源条件下交替演进。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最终的成功者,属于那些真正理解用户并持续创造价值的品牌。
来源:凤凰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