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近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BAIC BluePar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变更为“BAIC ARCFOX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同时,北汽蓝谷另一公告显示,享界将有3款产品升级开发,项目投资金额553222元。根据此前规划,享界在2025年将推出享界S9增程版车型,新车设计与纯电版车型保持一致,还将会有加长版本和旅行版本车型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一场看似简单的名称变更,背后实则可能蕴含着北汽蓝谷深远的战略考量。为何在此时选择将“蓝谷”替换为“极狐”?是品牌重塑的大胆尝试,还是业务重心转移的明确信号?
北汽蓝谷方面表示,公司现阶段处于战略升级关键期,改名原因是为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强化品牌在市场中的辨识度与影响力,旨在以全新的企业形象,更好地契合公司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目前,北汽集团拥有“三大新能源”。
一是BEIJING品牌,又可以被称为“老北汽新能源”,旗下EU、EX系列主打中低端新能源市场;二是极狐品牌,是北汽集团打造的高端新能源车型,欲与当下主流新势力一较高低;三是享界品牌,是与华为共同打造高阶智能驾驶场景应用。
作为中国最早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北汽集团曾连续7年摘得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冠军。然而,却在2020年一下跌进深谷,从15万辆掉到了2.59万辆。随后,北汽蓝谷一直未能推出爆款产品,销量和业绩也不温不火。
在销量方面:2024年全年,北汽蓝谷销量为11.39万辆,同比增长23.53%,销量首度跨过10万销量大关。其中,极狐汽车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170%,占北汽蓝谷整体销量的71.15%。但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早在两年前便达成了这一阶段销售目标,因此正在冲击更大的销售规模。
在业绩方面:北汽蓝谷预计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的净利润为-65亿至-69.5亿元;预计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3.5亿元至-69亿元。对于业绩亏损原因,北汽蓝谷解释,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升级挤压利润空间;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力度的投入;产品矩阵多元化,销量迅速增长但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产品成本持续承压。
展望2025年,北汽集团锚定“三年跃升行动”开局目标,坚持“两稳两突破”经营总基调,发扬“北汽精神”,深入实施“营销、成本、质量”三大“一把手工程”,深化“集团化3.0”进程,走出一条适合北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来源:中工汽车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