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7 日极氪美股盘前,吉利汽车向极氪提交了私有化邀约,海豚君整理了一下公告的核心信息:1)核心内容: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 65.7% 的股本,而吉利计划从小股东手上买下剩余 34.4% 的股份,使极氪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并使极氪从纽交所退市;2)收购价..
2025 年 5 月 7 日极氪美股盘前,吉利汽车向极氪提交了私有化邀约,海豚君整理了一下公告的核心信息:
1)核心内容: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 65.7% 的股本,而吉利计划从小股东手上买下剩余 34.4% 的股份,使极氪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并使极氪从纽交所退市;
2)收购价格:吉利计划以 25.66 美元收购极氪,相比公告发出之前的收盘价(5 月 6 日极氪股价 22.6 美元)溢价 13.6%
3) 收购报价方式:a. 收现金:现有小股东可选则直接以现金方式接受邀约(每股 25.66 美元价格),b. 换股:或者选择接受换股,每 1 极氪 ADS 股票可换 12.3 股吉利控股股票(基于吉利 30 日均价 16.14 港元/股,汇率 1 美元=7.7503 港元)。
4)吉利支付方式:私有化资金将通过 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如需)组合方式筹集。
海豚君点评:其实此次吉利私有化极氪挺超出海豚君意外的,但是又相对可以理解,海豚君认为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最重要:极氪估值太低,明显低于新势力车企
极氪估值相比其余新势力太低了,而回想极氪刚上市的时候,是作为吉利高端纯电品牌主打的(几乎寄托了吉利高端系所有的希望),而当时 IPO 时上市价格在 21 美元,首日美股收盘后极氪大涨至 28 美元,所以刚上市时吉利对极氪其实是寄于厚望的,市场觉得极氪股价存在被严重低估状态(当时股价对应 2024 年整体 P/S 倍数在 0.7 倍,而对于汽车业务 2024 年 P/S 在 0.9 倍(不含以关联交易为主的三电收入和研发收入),是明显低于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的,小鹏当时估值在 1.5 倍 P/S)
④ 极氪仍面临现金流危机,而吉利并不想一直给极氪去进行输血:
截至 2024 年底,极氪现金流水平大概 90 亿左右,这个现金流水平在新势力中是明显偏低的(小鹏 420 亿,理想超 1000 亿,连蔚来在手现金都有 419 亿元,净现金 214 亿元),而且在极氪智能化投入加大,但目前车型竞争力跟不上,销量还在下滑的情况下,这样的现金流水平并不算安全,而吉利也并不像一直去给极氪去进行输血。
所以这也是海豚君认为的为什么领克合并极氪体内之后仍然也不放弃燃油车这块业务,即使对定义极氪新能源品牌相对不利。
2. 吉利认为私有化后,会继续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
吉利这次的官方口径是为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长期价值。
其实本质原因还是吉利集团原本赛马机制跑不通,而整合后其实仍然还是存在内耗问题,市场也并不可认可极氪 + 领克目前合并后的效果,反而觉得可能定位有些混乱。
而此次私有化后,吉利可能能更专注于整合几大新能源车品牌,逐步解决内耗问题,而吉利此次完全私有化之后,极氪变成了全资子公司,反而更方便吉利去操刀改革。
此次私有化对吉利有何影响?
其实从战略的长期角度来损,此次并购更方便吉利去操刀改革,去逐步解决内耗问题,海豚君认为是相对利好的,但执行方面确实只能边走边看。
但从本次私有化收购来看,按照收购极氪给的报价,总收购对价是需要 22.4 亿美元的(162 亿 RMB),而吉利汽车截至 2024 年底现金流也才 436 亿,如果股东全部选择收现金而不是接受换股的方式,总收购对价占吉利汽车现金流比重 37%,对吉利来说是个不小的现金流压力,预计可能还需要通过发新股,发债等方式去进行融资筹集,而发新股可能对于吉利现有股东的权益还会有所稀释,所以海豚君认为短期对于吉利可能是不太利好的。
- END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投研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投研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投研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投研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投研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投研製作,版權僅為海豚投研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投研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投研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原文标题:极氪:上市不到一年,“纯电黑马” 为何选择私有化退市?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