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之前,车市在比亚迪带动下,再掀起一轮一口价促销模式。但作为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理想这次没有跟风,这与之前主动下调目标不无关系。当增程护城河被对手群起填平,纯电新军尚未形成规模,战略换挡的理想汽车不再紧盯着销量。市场挤压:增程失守,高端承压作为..
端午小长假之前,车市在比亚迪带动下,再掀起一轮一口价促销模式。但作为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理想这次没有跟风,这与之前主动下调目标不无关系。当增程护城河被对手群起填平,纯电新军尚未形成规模,战略换挡的理想汽车不再紧盯着销量。
市场挤压:增程失守,高端承压
作为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的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2025年的开局并不顺利。今年前4个月,理想累计交付12.68万辆,按原70万辆目标计算,完成率仅为18%。而4月单月交付3.39万辆,环比下降7.46%,被零跑和小鹏反超,降至至新势力品牌第三位。
而细分车型表现更为严峻。曾被寄予厚望的L6焕新版在上海车展亮相后订单未达预期。旗舰车型L9月销量已滑落至4000辆以下,2025年累计销量同比几乎腰斩;L8累计销量下滑三分之一;L7累计销量下滑超30%。
理想在大六座SUV细分市场不仅被问界M8和M9挤压,也被多款新车领克900、腾势N9等车型挤压。更为关键还是理想曾经的增程技术优势正被快速稀释,增程车型越来越多。增程市场从蓝海变红海,冰箱彩电大沙发等特征也被对手大规模模仿,这让理想车型稀缺性和吸引力也出现明显下滑。
结构隐忧:套娃设计,均价下滑
理想L系列高度统一的套娃设计虽然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但也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一旦市场风向变化,整个产品线都可能受到影响。2024年数据已显示,理想高端车型L8、L9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3.4%和24.5%,而定价25万元起的L6成为销量主力,导致品牌单车均价从2023年的37万元降至33万元左右。
面对增程市场的红海竞争,理想选择主动调整产品重心。纯电产品线目标从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增幅达140%。调整后,纯电在理想产品结构中占比从7.14%提升至18.75%。这次纯电战略并非空谈。7月将上市的首款纯电SUV理想i8已完成二次申报,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提供90kWh和97kWh两种电池版本,CLTC工况续航里程最高达720km。四季度还将推出第二款纯电SUV理想i6。
行业变局:新势力洗牌,海外拓疆
理想目标下调背后,是整个新势力阵营格局的重构。2025年主要竞争对手的目标分别为:极氪(含领克)71万辆、零跑50-60万辆、蔚来44万辆、小鹏至少38万辆、小米35万辆。理想与极氪成为新势力中唯二冲击60万辆以上规模的车企。前4个月,零跑和小鹏已取代理想成为新势力单月和累计销冠。
理想将2025年定为海外业务正式启动元年。招聘信息显示,理想正在招募墨西哥、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波兰及以色列七国销售副总裁。这一举措表明其出海战略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销量目标下调背后,体现出理想汽车在新能源决战的下半场重新校准航向。当新势力年销量突破50万辆成为基准线,产品战略的精准度比规模野心更能决定终局席位。而理想汽车这次的调整的准度,将很快迎来市场检验。
来源:汽车信息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