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一句只买燃油车,引发网络热议,背后是一场关于汽车能源路线的深层拉锯战。实际上无论选择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从个人选择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网友评论将燃油车定义为老旧过时风向来看,确实也是存在很大误解。燃油车的真实生命力尽管新能源..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一句只买燃油车,引发网络热议,背后是一场关于汽车能源路线的深层拉锯战。
实际上无论选择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从个人选择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网友评论将燃油车定义为老旧过时风向来看,确实也是存在很大误解。
燃油车的真实生命力
尽管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市场数据却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现实:燃油车仍拥有强大生命力。虽然连续多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50%,但是这背后有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和补贴,而在这样背景下,燃油车占比仍超四成,证明其远未到退出时刻。
尽管今年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带动下,新能源车型数量出口出现明显增长,但是燃油车燃油车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主力军的基盘并没有改变。
同车同权的行业呼声
崔东树引发的争议背后,是燃油车面临的政策不平等问题。作为乘联会秘书长,他多次公开呼吁同车同权的行业主张。
早在2024年1月,崔东树就指出:目前,燃油车既限购还限行,而且还要交上万亿的燃油税收,在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占28.6%的情况下,需要同车同权,推动燃油车用户正常消费。乘联会也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合并蓝绿牌的建议。这一主张的核心是消除政策歧视,让市场在公平环境中竞争。
双轨并行才是理性之路
有机构预测,尽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突破60%,但燃油车仍将保持相当的市场份额,不同技术路线可能走向融合。
从全球视野看,燃油车在特定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在寒冷地区、长途运输、特种车辆等场景,燃油车的续航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优势明显。而在城市通勤、短途出行等场景,新能源汽车则更具经济性和环保性。
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双轨并行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燃油车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同时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转型。
汽车产业的未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淘汰赛,而是一场满足不同需求、适应不同场景的多元化演进。当价格差消失,当补能焦虑缓解,消费者的选择将回归真实需求本身。在广阔的汽车市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正并行出发,各自寻找着最适合的土壤。
来源:汽车信息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