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界独立运营后订单破2万,想挣大钱就得一切听华为的?

智界独立运营后订单破2万,想挣大钱就得一切听华为的?

目前鸿蒙智行已经集齐了五界,产品价格也是做到了主流市场全覆盖,此前也是喊出了年销百万辆的销量目标,不过现阶段来看,只有问界品牌销量坚挺,智界等品牌在市场上反响并没有预期那般美好,所以在智界宣布自建渠道以后,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也是加速到了2.0阶段..

目前鸿蒙智行已经集齐了五界,产品价格也是做到了主流市场全覆盖,此前也是喊出了年销百万辆的销量目标,不过现阶段来看,只有问界品牌销量坚挺,智界等品牌在市场上反响并没有预期那般美好,所以在智界宣布自建渠道以后,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也是加速到了2.0阶段。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华为将主导智界从产品、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一体化运营,并全面负责质量把控。

8月8日,智界乘胜追击,旗下S7、R7焕新升级版同步启动小订,同时产品和售价的调整快速点燃消费者热情,预售开启8小时,订单便已突破20000辆。

自2023 年华为与奇瑞开展合作以来,智界屡次因车型发布或品牌运营经历风波,甚至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今智界这些新动作也弥漫着背水一战的硝烟味,这是一场押注华为全栈技术的纯血鸿蒙实验。

智界的弯路不能白走

刚刚过去的7月,智界交出3268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112.07%,环比增长32.90%;1-7月累计销量48901辆,同比增长164.69%,主要是此前基数低。

所以看似亮眼的增幅背后,若考虑到华为、奇瑞双双重点加持,以及双7对标特斯拉Model 3/Y的走量策略与爆款定位,这样的表现实在无法令人满意。

再加上除了鸿蒙智行的品牌以外,市场上还有很多全栈华为技术的车型,比如阿维塔和岚图,产品卖点高度重合,并且这些新产品价格也足够给力,比如岚图最近才上市的FREE+,20万左右就可以拥有华为全家桶的技术,从性价比角度来看,确实比智界R7高很多,所以也就有了后续的爆单,这些外部因素都是智界销量上不去的关键。

从智界内部来看,其已经成立两年时间,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与北汽和江淮不同,奇瑞没有销量层面的压力,所以在合作初期,华为期望掌控产品定义与智能化技术全流程,而奇瑞担忧自身角色弱化。2024年智界S7上市初期的交付危机集中暴露了这一矛盾。

所以在智界内部也存在资源分配也是一个问题,奇瑞内部此前并未平衡好智界与另一个高端品牌星纪元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今年6月底,鸿蒙智行发布消息,智界全系车型提供2万元现金补贴,这一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瞬间吸引众多消费者目光。然而,这一降价举措却很快被撤回,又暴露了智界在销售服务上政策的不协调,一方面是苦于销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影响股东双方的利益,一个品牌,两个领导方,这对于智界品牌而言真的挺难的。

听华为的才能挣大钱

在过去的合作模式中,华为与奇瑞还处于不断磨合的阶段,成立两年时间的智界也很年轻,未来机会也很多,主要是运营模式需要转变,所以已经投了很多钱的奇瑞也是选择主动让出决策权,毕竟挣钱才是硬道理。

据汽扯扒谈从接近奇瑞内部人士处获悉,在奇瑞与华为合作过程中,华为一直占据主导权,在产品开发上也是奇瑞提供产品选项,华为挑选过后再进行决策,产品开发是由华为说了算的。

从奇瑞集团内部下发的红头文件可以看到,智界独立后仍然是奇瑞的第一优先战略项目,奇瑞将权力配合华为,做好智界一切工作。

奇瑞高管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智界在奇瑞内部是排序第一优先级的项目。完全独立后,智界将成为奇瑞新架构下独立运营的唯一高端品牌,后者将为智界专属智能制造工业园区和专项资源投入提供最高级别的保障。此举旨在发挥合作双方在研发、决策流程中的最大能量,大幅提高运营效率。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华为将主导智界从产品、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一体化运营,并全面负责质量把控。这样的剧情非常熟悉,也就是照搬赛力斯问界模式,华为全权领导。

听华为的也让赛力斯挣到了钱。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

有意思的是,智界独立后,其官方公众号就推出了新的福利,即刻下订智界新款智界R7智界新S7,并关注智界汽车微博、小红书参与晒单活动即有机会获得HUAWEI Pura 80,不得不说这操作确实含华量很高。

相比华为与小米这样的科技企业,传统汽车集团复杂的组织架构和较长的决策链路,一时间还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所需的高度敏捷性,面对市场快速变化,这些合作新品牌还是需要快速决策与高度执行能力,只有快速更新迭代产品,打造用户满意度高的产品,才能持续输出爆款,这才是新时代汽车的竞争法则,相信快速更新合作模式的智界也会早日步入正轨实现盈利。

来源:汽车信息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