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半年净亏损7.73亿元,华为也救不了江淮?|财报全视角

上半年净亏损7.73亿元,华为也救不了江淮?|财报全视角

原创 8月2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外宣布“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辆。”尽管这款百万级豪华车表现抢眼,却依然难以掩盖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9.1%、净亏损7.73亿元的窘境。江淮汽车(600418.SH)于25日晚间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显示,报告..

原创 8月2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外宣布“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辆。”尽管这款百万级豪华车表现抢眼,却依然难以掩盖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9.1%、净亏损7.73亿元的窘境。

江淮汽车(600418.SH)于25日晚间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归母净利润亏损7.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3.01亿元相比,暴跌356.89%,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江淮汽车将其归因于两大因素: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影响,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

管尊界S800在87天内揽获1.2万辆订单,仍未能挽回江淮汽车上半年的整体颓势。这家传统车企正深陷转型阵痛:一方面,需持续投入高端智能新能源项目;另一方面,出口业务放缓带来持续压力。

出口业务承压,业绩全面下滑

细读江淮汽车的半年报,多个核心指标呈现下滑趋势。

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共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在细分市场中,货车销售7.95万辆,同比下降2.38%;乘用车销售6.6万辆,同比下降16.12%;尽管皮卡销售实现了15%的增长,售出3.29万辆,但仍无法逆转整体销量走低的局面。

受到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江淮汽车出口业务明显受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整车出口量约为10.7万辆,低于2024年同期的12万辆。

销量收缩直接冲击公司的营收。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利润总额-8.11亿元,去年同期为2.42亿元,同比暴跌434.78%;归母净利润为-7.7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下滑高达356.89%,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9.16亿元,去年同期0.92亿元,同比下滑1096.63%。

事实上,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为负,今年上半年仍未扭转这一态势。

2024年,由于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经营亏损,江淮汽车确认投资收益-13.5亿元,拖累全年净亏损17.84亿元。大众安徽定位高端电动车,但市场反响平淡,产能利用率偏低,成为江淮的“财务包袱”。

此外,曾经为蔚来代工带来的稳定收益,也随着合作结束而消失。而江淮汽车自主品牌建设滞后,新能源乘用车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今年前7个月销量仅1.02万辆,同比大跌34.06%。

孤注一掷尊界,华为是不是救命稻草?

面对重重挑战,江淮汽车将希望押注在高端化与智能化战略上。

作为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尊界品牌的推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江淮汽车的品牌形象。

其首款车型尊界S800定位为“百万级”豪华轿车,于今年5月30日正式上市,售价70.8万~101.8万元,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市场表现颇为亮眼:上市首小时大定破千台,7天订单达3600台,19天突破5000台大定,50天累计突破8000台,67天突破1万台大定;87天订单破1.2万辆,创下国产百万级豪车的新纪录。

作为对比,根据中汽数研的数据,2024年国内百万级轿车销量冠军迈巴赫S级,全年销量仅12449辆。

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曾多次表示“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公开强调对尊界品牌的全力投入。为了打造尊界,双方在上海设立设计中心,组建了5000人的专属团队,并建设了尊界超级工厂,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推动江淮汽车从商用车制造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然而,光环之下,尊界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尊界S800的产能尚未完全释放,难以迅速分摊前期的高额投入成本。

与此同时,尊界S800所处的百万级豪华车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不仅有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占据着大量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斯拉等新兴势力以及其他自主品牌推出的高端新能源车型也纷纷加入竞争。尊界作为新进入者,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尽管业绩承压,江淮汽车并没有缩减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业收入比重11.44%。公司重点围绕整车集成、应用层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及绿色低碳制造四大领域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

此外,江淮汽车还在积极推进高端智能电动平台的规划。该项目以公司电动汽车技术为基础,融合华为等高科技企业智能化、网联化汽车解决方案,开发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平台。财报显示,该平台规划的系列车型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陆续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

江淮汽车还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科技型企业深化合作,加速生态融合。财报还披露,公司目前有多个高端、中高端汽车项目在建,包括“年产20万辆中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建设项目”等。

以上举措无不在透露着江淮汽车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和布局,其试图以技术迭代重塑竞争力。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时间、资金和技术的多重支持。

江淮汽车与华为的“联姻”,既是一场自救,也是背水一战。尊界S800的热销印证了国产高端车的市场潜力,但单凭一款车型恐怕难以扭转全局。

若江淮汽车能够借势完善高端产品矩阵、提升品牌溢价,并在2025~2027年新平台周期中实现规模化落地,或有望迎来转机。反之,若其产能无法跟上、技术投入迟迟未能转化为盈利,其“科技型车企”的转型叙事,或许只能沦为又一场资本概念游戏。

更关键的是,与华为合作虽带来高端化机遇,但技术依赖的风险也不能忽视。华为车BU已经和多家车企深度合作,未来技术红利被稀释之际,江淮汽车能否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是未知数。

在新能源转型与高端化突围的关键时刻,江淮汽车必须在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之间取得平衡,才可能在这场激烈的淘汰赛中守住一席之地。

来源:凤凰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