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8月19日晚,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5.3%,较2025年第一季度涨15.6%,刷新单季度营收纪录;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2024年同期为12.8亿元,同比收窄62.8%。同时,交付量和毛利率均创季度新..
原创8月19日晚,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5.3%,较2025年第一季度涨15.6%,刷新单季度营收纪录;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2024年同期为12.8亿元,同比收窄62.8%。
同时,交付量和毛利率均创季度新高。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汽车10.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41.6%;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交付超19.7万辆,同比增加279%,超过2024年全年。毛利率方面,小鹏汽车二季度毛利率达17.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其汽车毛利率达14.3%,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并实现八个季度连续增长。
“2025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各项核心业务和财务指标,包括销量、收入、毛利率、在手现金,都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小鹏汽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我们在2025年全面完成了智能化和电动化新一代技术平台的升级,与竞争对手全面拉开了技术代差。这将使我们的大产品周期产生更强势能,加速规模增长。”
二季度的亮眼成绩以及下半年将发布多款产品,何小鹏在财报沟通会上重申了盈利目标,“四季度开始,我们将进入‘一车双能’的大产品周期,我们有信心不仅实现规模领先,而且公司经营也将进入盈利自我造血的全新阶段。”
财报发布后,小鹏汽车美股股价上涨,截至美东时间8月19日收盘,其上涨4.22%至20.74美元/股;港股也应声而涨,截至记者发稿,港股股价上涨4.54%至80.55港元/股。
毛利率超过特斯拉,9月起月交付预计稳定在4万辆
小鹏二季度财报数字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的显著改善——17.3%的毛利率超越了二季度的特斯拉(17.2%),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且连续八个季度改善,意味着小鹏汽车结构性经营质量的提升。聚焦其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4%跃升至14.3%,环比也增加3.8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小鹏汽车正在走出之前“规模换价格”的泥潭。
对此,小鹏财务副总裁吴佳铭认为,汽车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改进、平台通用化水平提高以及供应链谈判带来的成本降低。他表示2025款G6和G9的毛利率非常健康,主要是因为小鹏为客户提供了受欢迎的版本配置。“我们希望在四季度实现17%至19%的整体盈利能力,这个目标没有改变。”
事实上,自MONA M03、P7+两款车型上市以来,小鹏月销量快速增长,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辆。今年以来小鹏汽车销量保持稳步提升,基本稳定在3万辆以上。
上市近一年的MONA M03几近完成阶段性使命,何小鹏将新的销量增长点寄托在全新P7上。
“全新小鹏P7将会在下周正式上市,其小订数据打破了小鹏汽车所有车型的同期历史纪录,包括MONA M03,预期全新P7的销量将成为30万元以内纯电轿车市场的前三名。随着全新P7的交付,目标是从9月起公司的月交付量将会稳健地超过4万辆。”何小鹏说。
此外,何小鹏透露,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发布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增程车型)小鹏X9,之后还将发布多款超级电动车型产品,正式开启“一车双能”的产品周期。明年,小鹏将全面完成混动车型国内和海外的上市。同时,小鹏的图灵AI智驾的能力将逐步与对手拉开明显代差,以实现规模领先以及进入盈利和自我造血的新阶段。
开辟其他增长点,与大众合作带来13.9亿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来自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3.9亿元,同比增长7.6%。
据了解,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小鹏汽车就确认了来自G9平台合作的知识产权授权收入,随后又确认了来自电子电气架构合作的相关收入。8月15日,双方宣布,其联合开发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将扩大应用范围,自2027年起,CEA架构将从大众品牌本地在研的纯电动车型,拓展应用至在华生产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
小鹏汽车管理层表示,今年下半年,预计这两项合作的收入有望实现一定的增长。至于新拓展的电子电气架构合作,相关收入将在这些燃油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开始量产后确认。基本上是在原有两项经常性收入来源之上,新增的第三项经常性收入来源。
2026年将量产L4车型并试点Robotaxi
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AI汽车的竞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同时他也披露了小鹏汽车在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规划。
据了解,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量产支持L4车型,并会在拿到相关政策批准后,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尽管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通过后装支持L4的车型,但是仍没有真正在前装量产具备L4算力、软件和硬件能力的车型,小鹏汽车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
何小鹏还谈到了小鹏Robotaxi跟其他Robotaxi公司的差异,一方小鹏汽车的Robotaxi是前装车;另一方面,小鹏没有区域限制,因为采用无地图模式,不需要为每个地方重新用激光雷达扫描以便做高清匹配。
同时,他也进一步明确了小鹏汽车Robotaxi的商业运营模式,即在初步测试时,小鹏汽车会自己运营,若出现测试不通过等情况,小鹏汽车再去寻求合作方,一起探讨如何实现Robotaxi商业化等。
技术能力的复用不仅局限在汽车领域。小鹏汽车管理层介绍,新一代机器人正快速向“初阶L4能力”的可量产版本推进,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
展望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方面预计交付量将达到11.3万至11.8万辆,同比增长142.8%至153.6%;总收入预期为196亿至210亿元,同比增长94.0%至107.9%。
根据小鹏汽车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和下半年的规划,在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似乎算不上一个挑战。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中仅有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实现了半年度盈利,小鹏汽车能否成为下一个呢?毕竟,持续盈利、实现自我造血是支撑车企施展宏伟技术愿景的前提和根本。
来源:凤凰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