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8月29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在整体营收、研发投入及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作为对比,特斯拉营业收入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0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半年收入上首次超过特斯拉。
同时,特斯拉在今年7月欧洲的新车注册量为8837辆,较去年同期下降超四成,也是连续第七个月下滑,且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跌去一半。而比亚迪的销量则猛增超过两倍,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当国内车市增速放缓,出海成为一众车企的战略选择,对于新能源龙头车企的比亚迪更是如此。
比亚迪VS特斯拉,下半年谁能取胜?
比亚迪“全球激战”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公司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有信心拿到更大市场份额。接下来,比亚迪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本、产品、产业链等优势,进一步优化自身品牌形象,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
业绩方面: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10.43%;毛利率为18.01%,同期为18.78%;现金储备达到1561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100亿元,全球专利申请超过6.5万项,全球专利授权超3.9万项。
在细分业务上,比亚迪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分别是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其中,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687.4亿元,同比下滑5.54%,占总营收18.51%,毛利率同比增长0.09%;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上半年收入3025.1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总营收81.48%,毛利率同比下滑1.99%。
销量方面: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214.60万辆,同比增长33.04%,以绝对的优势蝉联全品牌销冠。其中,纯电动车销量102.34万辆,同比增长40.93%;插电混动车销量108.99万辆,同比增长23.71%。目前,比亚迪布局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旗下王朝/海洋是主要的销量来源,王朝网销量92.03万辆,海洋网销量103.08万辆。
事实上,“出海”成为第二增长线。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收入1353.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6.46%;毛利率为19.82%,同比增长50.49%;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海外销售规模。截至7月,比亚迪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全球超100个国家及地区。
有相关人士透露,比亚迪今年的总销量目标为550万辆,包括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较2024年增长近一倍。以此计算,比亚迪在中国的销量增速约为30%,海外的增速高达91.8%,显示出海外市场增长的显著潜力。
针对这一目标,比亚迪的国际化战略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本地化生产转型,加速海外渠道布局与本地化生产,其泰国、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海外工厂已陆续投产,出海船队先后投入使用,将重点开拓欧洲、南美及东南亚市场。不仅如此,比亚迪将德国的经销商网络从27个扩展到120个,要求所有面向欧洲的新车型都必须推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个版本。
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以旧换新政策和国家补贴将持续实施,预计在7月和10月分别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中央资金,推动老旧燃油车淘汰和新能源车换购,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稳健增长。
特斯拉“销售困局”
2011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接受采访被问及比亚迪时,一度失笑,并反问主持人“你有没有看过他们的车”。他直言,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对手,因为其汽车不够有吸引力、技术不够强,更强调比亚迪的发展重点应是确保生存。
2023年,马斯克却反常的改口,他称这段采访“是多年前的事”,现在比亚迪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未来全球十大车企中可能主要都来自中国。
业绩方面: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营业收入418亿美元,同比下滑11%;净利润23.27亿美元,同比大跌30%。作为特斯拉最重要的部分,公司汽车业务营业收入306亿美元,同比下滑18%。
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是特斯拉十年来季度营收最大跌幅。汽车业务营业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滑20.7%。截至2025年6月30日,特斯拉现金储备为368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即扣除日常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后的现金)仅为1亿美元。
业绩下滑,与汽车销量相关。
销量方面: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交付新车72.08万辆,同比下滑13.2%。其中,第二季度交付38.41万辆,同比下滑13%。在细分品牌上,Model 3/Y两款车型交付37.37万辆,占总交付量的97.3%,产品结构固化问题集中爆发;其余车型交付1.04万辆,同比腰斩50%。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曾透露,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平价车型,该车型已在6月投产,并计划在下半年实现量产。马斯克强调,这款新车型外观酷似Model Y,预计在第四季度推出。此外,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Model Y L等全新车型纷纷亮相。
为何会出现销量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深度参与全球政治,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声誉受损。面对这一困境,马斯克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指出,他仍将在至少5年内担任特斯拉CEO,除非去世,他感慨道“我认为我已经做得够多了”。
对于特斯拉而言,面临着多重困境交织的局面。如果美国国会通过巨额减税与支出法案,这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的部分,将对特斯拉构成潜在冲击。曾被寄予厚望的Cybertruck也深陷质量泥潭,FSD正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监管挫折,马斯克与特斯拉最终会如何发展,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不难看出,由于马斯克一系列政治行为持续引发消费者反感,特斯拉在过去大半年里股价累计下跌超过三成,未能走出销量大幅下滑的泥潭。就在这个时候,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电动车企持续发力,如今正在改写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
来源:中工汽车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