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特斯拉发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Q4总营收高达257.07亿美元,全年交付汽车数量达到了1789226辆,再次证明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然而,在这些亮眼的数字背后,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难题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公交车..
1月30日,特斯拉发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Q4总营收高达257.07亿美元,全年交付汽车数量达到了1789226辆,再次证明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然而,在这些亮眼的数字背后,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难题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公交车道:FSD入华的隐形门槛
公交车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各大城市广泛存在,旨在为公共交通提供优先权,减少拥堵并提高效率。然而,这种规则对依赖算法和传感器的自动驾驶系统而言,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特斯拉FSD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通过多个高清摄像头结合神经网络算法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然而,在中国复杂的公交车道规则下,这种依赖固定算法和模型的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数据出境禁令与测试数据不足
除了公交车道规则外,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数据出境禁令和测试数据不足的双重挑战。根据中国的《数据安全法》,自动驾驶数据必须境内存储,这要求特斯拉在中国建立本地数据中心。
相比之下,国内的华为、小鹏等厂商则可以利用本地数据进行真实路测,从而在自动驾驶适应性上占据了先机。例如,华为鸿蒙智驾系统已经与多个城市合作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积累了大量本地场景数据,并针对中国道路特点进行了专项优化。
法规与技术的博弈
特斯拉FSD入华难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法规与技术的博弈。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未来出行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现有的交通法规和安全标准尚未完全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求,导致企业在落地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面对这些挑战,特斯拉正积极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处理本地数据,利用中国数据资源推动全球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同时,特斯拉也在不断推进FSD软件在中国的本地化开发,采用数据驱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适应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
由此可见,虽然特斯拉FSD入华难题虽然复杂且艰巨,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挑战,也将有力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逐步完善。
来源:汽车信息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