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系觉醒:谋求智能化转型新路径|2025上海车展观察

德系觉醒:谋求智能化转型新路径|2025上海车展观察

原创 两年前,跨国车企的高管和研发人员组团包机赶赴上海车展现场,大多表现出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好奇,惊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在短短三年间的飞速发展,巨头们也在重新评估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面对电动技术的落后和在市场上的略显失意,他们不愿失去在共同的全球第..

原创 两年前,跨国车企的高管和研发人员组团包机赶赴上海车展现场,大多表现出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好奇,惊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在短短三年间的飞速发展,巨头们也在重新评估对中国市场的战略。

面对电动技术的落后和在市场上的略显失意,他们不愿失去在共同的全球第一大市场继续保住市场地位的机会,纷纷加码本土化研发,将产品主导权逐渐让渡给中方合作伙伴,并牵手中国科技公司。

两年后,跨国汽车公司陆续交卷,在2025上海车展上,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在内的跨国车企们均带来了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全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将“在中国、为中国”的愿景转化为更加实际的落地行动。

变化肉眼可见,德系品牌集体亮剑,成为2025上海车展最大的看点。

VAN.EA纯电架构平台前瞻之作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号称“史上最智能的梅赛德斯-奔驰”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长轴距CLA两款重磅车型迎来全球首秀;

新一代奥迪智能网联车型将纯正奥迪基因与中国本土化需求融合,奥迪A5L、奥迪A5L Sportback、奥迪Q5L、奥迪A6L e-tron以及新品牌AUDI首款豪华纯电车型奥迪E5 Sportback五款全球首秀车型成为焦点;

宝马带来了三款BMW新世代概念车以及智能超感座舱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两项创新,同时继与阿里巴巴达成AI大语言模型战略合作后,宝马再度深化本土AI生态布局,宣布接入DeepSeek。

而面对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亮相三款全新概念车,包括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级纯电概念轿车ID. AURA、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首款全时互联全尺寸纯电SUV概念车ID. EVO。

这些产品的共同之处在于由中方团队主导,设计上更加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并融入了后者对智能化的追求,加强与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纷纷上车。

本届上海车展期间,围绕智电转型、本土化布局、如何应对关税大棒等话题,分别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博世5家企业高管进行了对话,呈现当德系巨头觉醒后,他们是如何拥抱本土化和智能化,如何在变革加速的中国市场更好地发展。

分别为: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 薛夫铭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 施文韬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 孟侠

奥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 高德诺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

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 米希亚尔阿尤比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主席 马库斯海恩


加速智电转型,将给中国研发团队更多主导权

问:这两年大家都在讲中国速度,在华研发,以及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的故事,但中国市场如此竞争激烈,如此“卷”,对你们有何影响?

薛夫铭:我们深刻了解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我自己今年也有相当多的时间待在中国。其实就在三周前,我刚到访过中国,与北京、上海研发团队的工程师们、供应商、合作伙伴们都进行了深度沟通,利用一切机会接触产品,获得第一手的试驾体验。

同时,我们还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未来将给到中国研发团队更多的资源,同时给到更多主导权,提升他们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效率,把功能放行的权利从德国总部移交到中国研发团队的管理层手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所有成果符合奔驰的安全标准。

另外,我们在中国招募了非常多的人才,从工程师到副总裁,给了他们足够的授权,以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确保他们能发挥潜能。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中国速度”加速在华研发,打造原汁原味的奔驰产品,适应中国市场非常卷、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

施文韬:大众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40年,今年也是我们全力推进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之年。中国一直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并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核心作用。我们已经并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与本地合资伙伴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本土化技术能力。这些努力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是大众汽车品牌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量产车的技术领先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取得突破。到2030年,中国在整个品牌中的战略地位将愈发重要。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对智能科技和信息娱乐系统等科技的需求非常高,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期待值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发。这些趋势不仅影响着我们在中国的产品开发,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的德国研发团队与中国团队保持着紧密合作,在信息娱乐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协同创新。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成为全球其他市场可以借鉴的典范。因此,中国不仅是大众汽车品牌的重要市场,更是我们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高德诺:我们正在经历非常大规模的公司转型,而且我们在中国的学习和实践也可以作为在全球市场的榜样和经验。一年半前,我们启动了奥迪的全面转型战略,从技术革新到组织升级,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市场始终是核心驱动力。

今天,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的亮相正是奥迪全球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我们深知,转型需要兼顾速度与品质——为此,我们打造了高效能的团队,并聚焦两大关键领域:软件定义汽车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

拥抱本土化,以“中国速度”推进转型,大幅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

问:在与本土企业协同方面,有哪些安排和举措?

孟侠:智能化时代,大众汽车品牌也在积极融入中国本地的出行生态,充分利用中国在软件、算法、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我们正在与包括小鹏汽车、地平线在内的本地科技伙伴展开深入合作,借助其在辅助驾驶和车载系统领域的能力,共同推动我们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化产品开发与标准建立。同时,我们也与工业设计公司展开合作,加强产品设计与智能系统的协同创新。

我们深知,在中国市场无法靠单打独斗取得成功,必须与本地生态系统协作共赢。在过去三至四年中,我们逐步突破了原有全球技术体系与本地市场之间的适配“壁垒”。通过深化本地化合作,我们已经能够将技术快速引入并落地于中国市场,并大幅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展望未来,至2026年我们已规划推出一系列新车型,虽然部分细节尚未对外披露,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些产品已经蓄势待发。

薛夫铭:我们与很多中国本土的头部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和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也正积极发挥中国本土的人才优势。同时中国研发团队也以中国速度,让中国客户更早地体验最新技术成果。例如,他们主导的导航辅助驾驶从项目启动到正式落地,仅用时12个月;全球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也是由中国团队负责开发的,这套系统的研发时间仅用了18个月。因此,持续OTA升级、中国研发速度,再加上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将成为提速创新技术落地的三个重要因素。

高德诺:奥迪成为首个在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上同时提供高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品牌,这将把豪华出行体验提升到全新高度。在应对科技转型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依靠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正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

在全新AUDI品牌中,我们同样选择了与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共同开发高阶驾驶辅助系统。通过与优秀中国伙伴的合作,我们不仅能够整合全球顶尖技术,更能精准对接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

辅助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问:如何看待中国辅助驾驶技术在快速发展后出现的理性反思?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

孟侠:近期的一些事件表明,辅助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我可以代表大众汽车品牌明确地表示,智能化研发、辅助驾驶以及道路测试都是我们品牌核心DNA之一。为了实现“安全第一”的目标,任何外部因素都不会动摇我们在安全方面的承诺,这一原则始终坚定不移。

有声音质疑我们的推进速度是否偏慢,但大众汽车品牌始终坚持严谨的测试流程。无论是冬季、夏季,还是在中国复杂多样的各种气候环境中,我们都进行大量实地验证,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我们的发展节奏始终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关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我们也始终强调这一系统的辅助性质。

米希亚尔阿尤比:从创新角度来说,可以选择非常炫的科技,辅助驾驶或者主动悬驾等,但实际开起来有很多要素要考虑,包括质量、车身抖动、安全性等,必须要通盘考虑才行。如果只是展示这个技术,用概念车来做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使用中必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

宋斐明:我们更愿意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与其说定义新标准,不如说我们始终坚守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在品质和安全上绝不妥协;第二,真正理解并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中国市场确实与众不同,这里的豪华车消费者平均年龄仅35岁,比全球市场年轻了整整20岁,这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对科技和个性化有着更高期待。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将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融入开发全过程。

但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安全是我们一切决策的前提。无论是新品牌的开发流程,还是测试验证体系,“品质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贯穿其中。

马库斯海恩:辅助驾驶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我们看到现在辅助驾驶的选择方案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用户可以有多种选择,成本也在客户能够负担得起的范围内。同时,我认为安全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非常重要,这恰恰也是博世关注的重中之重。

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现在对于安全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强调、重视安全。安全对于汽车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来都说很重要,但是对于辅助驾驶来说尤为重要。

我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端到端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对未来辅助驾驶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目前博世已经推出了两段式的基于人工智能端到端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今年底会推出一段式的基于人工智能端到端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对关税局势正在评估,希望在公平的规则下竞争

问:现在全球形势比较动荡,美国关税大棒到底对全球汽车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

马库斯海恩:关于关税的问题,总体而言我们希望全球贸易的关税越低越好。同时我们希望看到在全球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来自不同国家的公司,能够在公平的规则下进行竞争、发展。

高德诺:针对美国的关税,现在给出定论还为时过早,奥迪一直都奉信全球自由贸易,我们也正在针对美国关税的局势进行评估。我们在中国的策略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要追求本地化的发展,包括新AUDI品牌也遵循着“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同时我们也在PPE和PPC的平台当中,加了专门针对中国的一些解决方案。

对我们来说,中国、美国和欧洲是奥迪全球三大战略支柱市场。我们在两年前就已启动的美国本土化生产计划将继续稳步推进,这将确保我们在各个关键市场的平衡发展。

(作者/菩然,编辑/左茂轩)

来源:凤凰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