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洲车市 |日本2025年4月:中国品牌摸索突破路径

亚洲车市 |日本2025年4月:中国品牌摸索突破路径

2025年4月,日本新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同比增长10.5%,累计销量已达162万辆。本土品牌持续主导市场,丰田凭借11款车型强势跻身常规车排行榜前列,大发则实现惊人增长。外国品牌中,德系车表现亮眼。中国品牌虽然整体销量仍处低位,但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显示出增长潜力。..

2025年4月,日本新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同比增长10.5%,累计销量已达162万辆。

本土品牌持续主导市场,丰田凭借11款车型强势跻身常规车排行榜前列,大发则实现惊人增长。外国品牌中,德系车表现亮眼。中国品牌虽然整体销量仍处低位,但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显示出增长潜力。

在本土市场壁垒高筑的日本,中国车企正尝试通过产品差异化与品牌渗透打开局面。

01

日本车市复苏持续,

丰田主导地位巩固,

轻型车细分竞争激烈

4月份,日本乘用车市场总销量达342,876辆,同比增长10.5%。这一增幅建立在去年同期受生产中断影响的低基数之上。

今年前四个月,日本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1,628,227辆,同比增长13%。

在电动化与经济复苏双重背景下,本土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形成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丰田表现依旧稳健,本月销量112,677辆,同比提升12.1%,市占率达32.9%,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重新拉高市场话语权。

◎铃木以58,573辆排在第二,同比提升4.9%,略高于本田的45,082辆,后者则同比下降10.1%。◎大发大幅反弹,销量达41,258辆,同比增长147%,显著超过日产的24,356辆,后者同比大跌19%。

◎五十铃与斯巴鲁分别录得19.3%与18%的增长率,在前十榜单中稳固地位。

车型层面,丰田的统治力显而易见。其11款车型挤入常规车销量前12名,形成压倒性优势。

◎Yaris/Cross以10.8%的同比增幅保持领先,Corolla/Cross略有下滑。

◎Roomy销量增长339.5%,展现出微型MPV在本地市场的潜力。

◎Raize、Aqua与新款Prius均实现50%以上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Land Cruiser W增长116.3%,反映出日本用户对越野与高端SUV的持续需求。

在轻型车细分市场,

◎本田N-BOX仍为销量冠军,虽然同比小幅下滑0.5%。◎铃木Spacia增长6.4%,稳居第二。◎大发Tanto则异军突起,同比增长378.2%,刷新存在感。◎此外,大发Move大涨2870.2%,反映出该级别产品在当前市场结构下依然拥有极强竞争力。

进口品牌方面,德国品牌展现坚挺增长。

◎宝马增长42.2%,

◎Mini增长40.2%,

◎保时捷增长27%。

◎大众、奥迪也实现双位数增长。

在整体市场趋向本土品牌集中的格局下,德国品牌凭借品牌力与产品溢价能力维持增长态势。

02

比亚迪破局发力,

中国品牌

在日本市场仍面临深层挑战

日本市场对外来品牌历来设有天然屏障,中国车企近年来仍在试探性推进本地化战略。

2025年4月,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达到166辆,同比增长147.8%,这一数据仍远低于本土品牌与德系竞争者,但相较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呈现出明显增长势头。

作为目前在日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比亚迪持续通过Atto 3、Dolphin等纯电车型建立品牌认知度。

在日本,纯电动汽车仍非主流,消费者更多偏好混合动力或轻型汽油车。这一趋势决定了比亚迪要想实现销量跃升,除技术本土化与渠道布局外,更需顺应日本消费者的审美与用车习惯。

截至目前,除比亚迪外,中国其他品牌在日本尚未形成规模化销售,品牌排名与销量均未进入前30。

虽然日本电动化趋势逐步推进,但政策导向、基建配套与消费结构均远不及欧洲市场成熟,中国品牌在短期内难以复制在挪威或荷兰的爆发式增长路径。

从当前结构来看,日本汽车市场的品牌忠诚度极高。丰田、本田、铃木等品牌构建了高度稳固的用户基础,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与售后体系,形成难以被撼动的壁垒。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在本地缺乏有效的渠道渗透和品牌信任度积累,整体处于战略试探阶段。

不过,随着日本政府提出到203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的政策方向,以及东京等大城市对零排放车辆的支持,未来数年内,日本电动车市场仍有望打开窗口。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现阶段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上的持续投入,将为中长期渗透积累基础。

小结

2025年4月的日本车市展现出典型的结构性复苏特征:本土品牌稳中有升,轻型车与混动车依旧主导,进口高端品牌维持稳定份额,比亚迪等企业正以明确的产品定位切入市场。面对日本市场高度成熟与封闭的竞争环境,中国车企要在技术以外构建信任、打通渠道,并借助全球电动化趋势,稳步推进在日战略部署。

原文标题:亚洲车市 |日本2025年4月:中国品牌摸索突破路径

来源:OFweek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