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岗位和项目,该停就停。任何一笔钱、一个岗位、一个项目、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都要有人付钱。要么从外边挣钱,要么从内部挣钱。2025年初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蔚来创始人李斌向全员发出降本增效的急迫指令。在现金储备260亿元的缓冲垫上,蔚来正进行一场..
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岗位和项目,该停就停。任何一笔钱、一个岗位、一个项目、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都要有人付钱。要么从外边挣钱,要么从内部挣钱。2025年初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蔚来创始人李斌向全员发出降本增效的急迫指令。
在现金储备260亿元的缓冲垫上,蔚来正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李斌将2025年第四季度单季盈利设定为不容有失的目标。而冲过终点线的关键钥匙,如今被交到子品牌乐道手中。
财务交付:增长背后的盈利困局
交付量同比增40%,但环比降42%。2025年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42094辆,其中蔚来品牌27313台,乐道14781辆。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结构性变化:蔚来主品牌销量环比下滑,而乐道的加入虽推高总量,却拉低了整体价值。
基于财报公布的营收(120.347亿元)与交付量(42094辆)计算可以得出,蔚来在2025年一季度的单车平均售价为23.61万元,较2024年同期(27.85万元)下降超4万元。价格带下沉趋势明显。乐道L60起售价20.69万元,萤火虫首款车型预售价仅14.88万元,新品牌将蔚来拖入中端及入门级市场红海。
蔚来一季度整车毛利率10.2%,虽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但环比大幅下降290个基点。这反映出乐道和萤火虫的毛利率显著低于蔚来主品牌,蚕食了整体盈利能力。
唯一亮色是二季度指引。据蔚来预计,今年4-6月份其交付量或将达到7.2万-7.5万台,环比增幅高达71%-78%。能否达成这一目标,成为检验蔚来多品牌战略成败的试金石。
降本增效:李斌的抠成本***
面对巨额亏损,李斌启动了一场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型。2025年1月,蔚来设立 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每个部门配备独立成本结算中心,严格监控ROI(投资回报率)。
技术降本成为另一突破口。自研5nm神玑芯片单车节省约1万元。这颗全球首款5nm车规级智驾芯片,单颗即可替代4颗英伟达Orin芯片。李斌预计,该技术将为整车毛利率贡献数个百分点的提升。
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带来25亿元注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构建双网并行格局:蔚来网络服务中高端市场,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体系适配萤火虫等大众车型,通过开放合作分摊基础设施成本。
乐道困境:销量担当还需更努力
乐道若失败,蔚来盈利无从谈起。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的断言,道出这个子品牌的战略地位。李斌更明确表示,乐道月销达2-3万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交付延迟是乐道当前的致命伤。2024年9月上市的L60,直到2024年12月才实现月交付过万,错过政策补贴窗口期。李斌承认:50%-60%的订单流失因无法年底前提车获补贴。对于20万元价位消费者,1-2万元补贴左右着购买决策。
其实这场争议已经折射出了乐道品牌面临的深层困境。用户质疑集中在三大痛点。首当其冲的是品牌价值稀释风险,20万元级家用SUV与网约车场景的绑定,可能摧毁乐道苦心营造的家庭出行调性。
同时,品牌认知度不足更雪上加霜。内部调研显示,乐道品牌知名度仅为蔚来主品牌的三分之一。销售网络虽快速扩张,但新老门店效率相差三倍,渠道能力尚未充分释放。此外,五一期间推出的5年免息+免费车载冰箱促销政策,更引发老车主被割韭菜的集体声讨。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的人事地震与产品策略的被迫调整,同样也将乐道推向生死存亡的临界点。4月2日,前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突然离职,这位曾立下3月交付破2万否则辞职军令状的高管,最终因销量未达预期黯然离场。其职务由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兼任,李斌亲自挂帅产品研发部门,释放出破釜沉舟的信号。
结语:
如今,当小鹏连续4个月交付破3万辆,理想稳居2.6万水平,小米强势占据月销2万阵营,蔚来二季度7.5万辆的交付指引已是不进则退的背水一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