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救援、代为驾驶、安全检测、代为送检这些与车主日常用车息息相关的服务,其实是不少保险公司为投保人提供的配套服务,常常被称为车主权益,也是提升保险服务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调查发现,这份随车险而来的权益礼包市场价值普遍达数百至数千元,覆盖从基础养护到应急支持的全链条用车场景,但多数车主因认知不足或者使用不便,尚未发现并激活这份隐形财富。
权益价值可观,预计年度可省2600元
那么,这些权益的实际价值究竟如何?据中国人保 APP 提供的车主权益测算数据,若充分使用各项服务,一年预计可省2600元。具体来看:
权益名称
市场价格
(元/次)
假设使用频率
(次/年)
预估节省金额(元/年)
安全检测
100-200
1
150
车辆年检
100-200
1
150
代驾服务
100-300
1
200
道路救援
200-400
7
300
合计
2600
注:上述数据为基于市场平均价格及常规使用频率的估算,实际节省金额受地区、车型、服务供应商等因素影响,存在差异。
权益沉睡 背后:认知与体验双重壁垒
尽管价值显著,车主权益的激活使用却偏低。调查显示,超六成车主对自身车险包含的权益内容不了解,近四成已知权益的车主因 流程繁琐 未实际使用。这一现象源于两重核心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导致关注不足
车险购买渠道多元(电话、线上、中介等),车主投保时多聚焦保费与基础保障,对其他权益关注度较低;部分销售人员侧重宣传核心保障与价格优惠,对权益介绍简略,甚至自身对权益细节掌握不足;保险公司宣传存在局限,权益内容受供应商调整影响动态变化,传统宣传渠道(纸质宣传册、电话)难以精准触达车主,且缺乏清晰的权益指引,导致车主查询困难。
2、使用流程繁琐降低积极性
对比日常高频应用(如打车 APP),部分保险公司 APP 的权益入口隐蔽(需多次点击进入),部分服务需跳转第三方平台,操作环节多(如注册后需手动填写车辆信息),用户体验较繁琐。一位车主表示:不是不想用,而是找权益、领权益的步骤太复杂,最后就放弃了。
对比维度
打车App
保险公司App
入口位置
首页
很少在首页,需多次点击才能找到
页面跳转
在一个流程内完成
无多余跳转
部分权益需跳转至第三方平台
操作直达性
输入起终地点后,一键下单
领取/使用非一键直达,常需额外操作
用户体验
极简操作,丝滑顺畅
复杂费时
行业加速优化,权益服务走向可视化
值得关注的是,车险行业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多家险企正通过技术升级简化服务流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正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整合入口并完善使用指引,以期提高用户对车主权益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例如,中国人保APP在首页车主生活专区特意设置了车主权益,把各种车主权益都集中展示出来,方便其车险用户查询和使用各项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车主权益是车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唤醒 需险企与车主共同努力:险企需持续优化权益透明度与使用体验,车主也应在投保时主动了解权益内容,充分利用这份 附加价值。
在此提醒广大车主:下次续保不妨多问一句 有哪些车主权益,让车险不仅提供风险保障,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用车便利。
来源:环球汽车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