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与东风重组告终,长安汽车“单飞”升级央企

与东风重组告终,长安汽车“单飞”升级央企

随着一纸公告的尘埃落定,沸沸扬扬争论了近四个月的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重组案迎来意外转折长安汽车不仅未与东风合并,反而实现了一次全新升级。从合并传闻到独立升级今年2月9日,资本市场掀起波澜。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

随着一纸公告的尘埃落定,沸沸扬扬争论了近四个月的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重组案迎来意外转折长安汽车不仅未与东风合并,反而实现了一次全新升级。

从合并传闻到独立升级

今年2月9日,资本市场掀起波澜。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彼时公告显示,本次重组可能导致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在4月1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首次公开回应重组事宜,表示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整合的相关方案已经基本完成。5月27日,他在股东大会上再次强调这次重组对长安未来发展有利。

然而最终方案却出人意料。根据最新公告,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将独立成为一家央企。而兵器装备集团剩余部分将并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分立重组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长安单飞将迎三大发展红利

长安汽车升级为独立央企控股后,其发展路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度与自主权。行业观察家指出,这一安排为长安带来三重战略红利。

首先是品牌定位更加清晰,在近期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面对投资者对多品牌内耗的担忧,朱华荣以重庆小面巧妙比喻:就像重庆小面有豌豆面、有炸酱面,双方价格是完全重叠的,但双方也是并存的。

市场数据验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5月销量数据显示,长安汽车总销量达22.43万辆,同比增长8.47%;其中新能源车销量暴涨69.88%,占比突破42%。三大新能源品牌均实现高速增长:启源销量3.66万辆(+67%),深蓝2.55万辆(+78%),阿维塔1.28万辆(+179%)。

同时,长安汽车的盈利路径逐步明确,长安汽车董事张德勇在此前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透露了三大品牌的盈利时间表:深蓝在去年已实现单月盈亏平衡,预计月销3万辆可全面盈利;阿维塔计划2026年达成盈亏平衡。

这一向好趋势得益于长安2024年开展的涅槃专项行动,推动新能源业务盈利同比改善20%。

2024年长安全口径研发投入达151.58亿元(含阿维塔26.7亿元),过去十年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累计投入更超过1100亿元。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长安汽车此次跃升为独立央企,深蓝汽车的作用堪称决定性。作为长安新能源板块的销量支柱之一,深蓝汽车就凭借着销量,技术和盈利模式等三项核心成就奠定了长安的独立底气。

例如在技术方面,深蓝汽车拥有的1862项专利群与开源战略(如电池安全技术开源),彰显长安具备定义行业标准的能力,契合国资委对央企专业化经营的改革要求。

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与华为的竞合模式,更有力证明了国企能兼容创新效率与体制韧性。

此前,当行业热议长安东风合并时,深蓝用48万辆销量、20万台零起火的安全记录、连续盈利的财报,为长安提供了独立运营更有价值的铁证。

正所谓技术即底气,销量即话语权。深蓝汽车的成长轨迹,本质上是一场用产品对抗成见的战役它证明了央企并非只能依赖规模整合,更能以技术穿透力与市场敏捷性重塑竞争规则。长安的独立,不仅是体制调整的胜利,更是深蓝汽车递交的硬核答卷。

东风错失重组仍有挑战和机遇

当长安汽车迎来独立升级之际,东风汽车集团的重组走向成为另一关注焦点。6月5日,东风旗下上市公司公告明确表示: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这一表述意味着东风暂时维持现状,未在此轮央企改革中获得新的战略定位调整。

自主品牌成为东风为数不多的亮点。东风乘用车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82.4%,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增长59.3%。面向2025年,东风提出锚定300万辆,挑战320万辆的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计划跨越100万辆门槛。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就指出:东风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速新能源转型,稳定合资板块下滑趋势。未参与此轮重组虽然可能错失规模效应,但也避免了整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利于聚焦既定战略。

央企整合背后更有战略深意

长安汽车的独立升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央企专业化整合大战略下的重要落子。去年3月,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公开喊话三大汽车央企,直言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

随后国资委宣布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

在2024年9月的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签约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合作项目。会议明确要求央企聚焦重点领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推进整合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这一改革将带来更垂直的管理架构和更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接近长安的消息人士透露,新成立的汽车央企或将定名为中国长安,与长安汽车进行一体化运营,进一步强化品牌协同效应。

结语

长安汽车此次独立升级,揭开了央企改革的新逻辑。当行业聚焦谁与谁合并的算术题时,国务院国资委用兵装分立给出了全新解法:专业的事应交由专业的平台。将汽车业务从庞大军工体系中剥离,中国长安的诞生本质上是对专业化经营改革理念的践行。

当前,这种模式的优势正在显现。5月长安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超42%的销量占比,验证了多品牌战略的可行性;阿维塔连续三月销量破万的成绩,则回应了外界对高端化路径的质疑。在墨西哥、巴基斯坦的建厂计划背后,是独立决策机制带来的战略敏捷性这正是重组可能牺牲的核心竞争力。

不会超过两年,行业将回到良性竞争环境。朱华荣的预判背后,是长安对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151亿年度研发资金构筑技术护城河,三线并进的固态电池研发彰显战略定力。当魏建军警示车圈恒大风险时,长安用163年积淀给出另一种答案:规模扩张并非唯一路径,专业深耕才是百年企业的生存哲学。

来源:汽车信息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