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日本新车市场结束了上半年在低基数红利推动下的连涨势头。受去年同期生产全面恢复带来的高基数和需求边际放缓的双重作用,本月销量同比下降3.6%,为年内首次转负,总量降至39.05万辆。尽管如此,得益于年初的累计优势,前7个月整体仍保持8%的增长。◎品牌格..
2025年7月,日本新车市场结束了上半年在低基数红利推动下的连涨势头。
受去年同期生产全面恢复带来的高基数和需求边际放缓的双重作用,本月销量同比下降3.6%,为年内首次转负,总量降至39.05万辆。尽管如此,得益于年初的累计优势,前7个月整体仍保持8%的增长。
◎品牌格局上,丰田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其市占率在7月升至32.5%,在常规车榜单中甚至包揽前五Roomy凭微增逆袭雅力士/Cross与卡罗拉/Cross,成为新的月度冠军。这款定位紧凑、价格亲民的小型多功能车,延续了丰田在家用细分市场的吸引力。
◎轻型车阵营中,本田N-BOX稳居第一,但铃木Spacia反超大发Move,让榜单出现微妙变化。整体来看,7月的日本车市虽显降温,却在细分市场和车型排名上埋下新的悬念。
01市场概况与品牌格局
2025年7月,日本新车市场告别了前几个月因去年同期生产中断而带来的低基数红利,在高基数效应和需求趋缓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年内首次下滑,同比下降3.6%,销量为39.05万辆。
不过,得益于上半年的强劲表现,前7个月累计销量仍同比增长8%,达到253.27万辆。
从品牌表现来看
◎丰田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市占率从上半年的30.9%提升至7月的32.5%,虽然同比微跌3.8%,但依然远高于竞争对手。
◎铃木凭借小幅增长稳居第二,市占率15.4%。
◎本田虽然同比下滑超过一成,但重新夺回第三的位置,将大发挤至第四。
◎大发则延续了年初以来的高增长态势,7月同比增长4.3%,前7个月累计同比大涨87.9%,得益于新产品效应和轻型车市场的复苏。
◎日产表现不佳,同比下滑近两成,排名第五。
◎中游阵营中,三菱、马自达和五十铃均实现正增长,尤其三菱增长超过一成。
进口品牌方面
◎奔驰继续保持进口车销量冠军,宝马、奥迪、大众中,大众涨幅最为明显,同比飙升71.7%。
◎标致和路虎也录得显著增长,分别同比大涨94.5%和43.5%。
整体而言,进口品牌虽难以进入前十,但部分车型在细分市场中依然具备竞争力。
02细分市场与车型走势
在常规车市场,丰田的统治力达到新高。
◎雅力士/Cross组合虽然销量同比增长19.7%,但本月被Roomy超越,后者以1.5%的微增、10150辆的成绩登顶。这款主打小型多功能定位的车型,凭借宽敞空间和高性价比,在家庭用户中保持稳定吸引力。
◎卡罗拉/Cross组合同比下滑15.4%,排名第三。
◎前五名车型全部由丰田包揽,除了上述三款,还有Sienta和Alphard,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丰田Raize成为最大黑马,同比暴涨150.5%,显示小型SUV市场依旧存在爆发潜力。
◎Voxy、Noah和Aqua等车型也延续稳健增长。
若将雅力士与雅力士Cross拆分来看,单一车型排名将有所下滑,这反映出跨界与两厢版本之间的市场拉力变化。
在轻型车市场
◎本田N-BOX依旧无可撼动。
◎铃木Spacia则凭借12.1%的增长反超大发Move,后者尽管同比暴涨122.3%,但仍屈居第三。
◎大发Tanto则遭遇大幅下滑,同比减少38.1%。
◎三菱Delica Mini和大发Mira是榜单中少数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车型,说明在轻型车细分领域,具有特色功能或差异化定位的产品仍有市场空间。
小结
7月的回落,是高基数效应和需求波动的叠加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市场活力的丧失。
常规车市场在丰田的多点布局下进入统治期,Roomy的登顶不仅是单月的偶然,更是消费需求向多功能、紧凑化车型转移的缩影。轻型车领域的排名变化,则提醒市场竞争远未定型差异化定位和细分市场精准切入,依旧能撕开增长口。
原文标题:亚洲车市 | 日本7月销量增长首次转负,单月39.05万辆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