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汽车产业。从辅助智能驾驶到飞行汽车,从芯片自主到智能制造产线升级,一场以AI为核心动力的产业变革已全面展开。在这场转型中,技术突破如何转化为市场实力?产业链上下游又将如何协同创新?11月6日至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汽车产业。从辅助智能驾驶到飞行汽车,从芯片自主到智能制造产线升级,一场以AI为核心动力的产业变革已全面展开。在这场转型中,技术突破如何转化为市场实力?产业链上下游又将如何协同创新?
11月6日至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大会以“汽车产业拥抱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产学研等诸领域专家围绕汽车智能制造、低空技术、芯片创新、汽车-机器人技术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交流,共探“汽车+AI”向上路径,推动汽车、装备和智能化协同创新。
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在演讲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大模型、具身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持续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变量。在产品端,预控制器、智能传感器、智算芯片等技术的创新突破推动汽车向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体形态演进。在生产端,冲、焊、涂、总、三电等生产制造和检验检测环节,数智化手段的深入应用推动企业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模式的升级。在服务端,软件定义汽车,推动商业模式从“一次性销售”向“持续服务”转变。”汽车与AI的融合正在加深,如何进一步突破通过AI来强化产品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变革,成为企业共同面临的核心课题。
智能制造是推动汽车产业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一环,也是AI赋能汽车产业的重要领域。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并非高枕无忧。当中,需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依托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成果在汽车企业的规模化应用。
标准引领与生态协同也是推动“汽车+AI”向上发展的重要动能。论坛当天,一系列具有产业引领性的技术成果与协同行动集中亮相,形成“技术突破+标准引领”的双轮驱动格局。在质量提升方面,中国中检强调发挥检验检测认证作为质量基础设施的作用,“推动“质量标准助力汽车品牌全球影响力提升行动”落地,通过团体标准制定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在技术攻关层面,“中国芯”联合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聚力突破汽车芯片关键环节;装备创新上,“国产高端装备赋能汽车产业提质升级行动”加速工业母机等高端装备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生态协同方面,开源RISC-V汽车电子芯片创新联盟启动筹建,推动构建开放共赢的芯片生态;战略引领上,“十五五”汽车技术与装备产业协同生态向新行动正式启航,为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除了协同创新外,行业间的成果和经验分享亦至关重要。在论坛期间举办的“人工智能+”汽车大咖公开课上,行业专家围绕大模型赋能、AI驱动的智能驾驶技术等议题分享落地路径;知行科技、孔辉汽车等企业也带来了创新技术成果及企业发展经验分享。
与此同时,现场动态展示区中,天路飞行汽车园区首飞、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汽车车间柔性作业等环节,让参会者沉浸式感受技术实战应用;静态展示区则集中呈现纽威数控工业母机汽车零部件加工方案、国芯科技RISCV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标杆)等技术标杆成果,凸显“连测试带应用”成效,清晰展现技术从“测试验证”到“场景应用”的转化路径。
面向“十五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持续重塑汽车产业生态。“产学研用”的融合创新,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突破,为汽车强国建设持续注入数智动能,为新型工业化探索更高效的协同创新范式。
来源:盖世汽车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