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同意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的批复》。中国证监会同意赛力斯向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行5312.50万股股份、向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253.03万股股份、向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792.85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的注册申请。
同时,赛力斯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公司本次交易已经完成所需履行的决策和审批程序,不存在尚需履行的决策和审批程序。这意味着,赛力斯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重庆两江新区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事项,可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截至当日,赛力斯市值达1851亿元。
销量的“光环”
资料显示,赛力斯前身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与东风汽车公司合作生产的东风小康,凭借物美价廉的微型客货两用车,畅销全国各地。2016年,小康工业在美国硅谷推出了赛力斯品牌,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跌跌撞撞的小康工业,在2019年找到了华为。2021年,华为和赛力斯再度合作推出——AITO问界,陆续发布问界M5、M7、M9三款SUV车型。2022年,小康工业把颇有知名度的小康,更名为赛力斯。A股上的小康股份,也变更为赛力斯。
毫无疑问,赛力斯的底气源于问界。
销量方面:
2024年全年,赛力斯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问界新M7累计交付量突破19万辆,连续12个月蝉联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超20万辆,连续蝉联中国市场50万元级及以上豪华车型销冠。
2025年1月,赛力斯集团总销量2.24万辆,同比下滑45.8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万辆,同比下滑51.39%,环比下滑52.02%;赛力斯汽车销量为1.64万辆,同比下滑47.02%,环比下滑45.57%。事实上,受传统节日春节影响,1月份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均出现销量环比下滑现象。
光环之下,赛力斯逐渐掌控问界。
2024年9月,赛力斯对外宣布,计划以总价81.64亿元的战略举措,收购问界系列车型的生产基地——重庆“超级工厂”的所有者,即龙盛新能源的100%股权。该工厂采用“四位一体”智能制造架构,打造了行业先进的IOT物联网平台,可实现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关键工序100%自动化、100%质量监测追溯。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龙盛新能源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09.20%;净利润为-9429.60万元,同期亏损1347.53万元。截至2024年末,龙盛新能源的资产总额为122.50亿元,同比增长73.75%;所有者权益为75.90亿元,同比增长158.26%。
赛力斯表示,龙盛新能源净利润亏损幅度加大,主要是龙盛新能源与赛力斯签订的租赁协议约定,租金标准原则上应平衡龙盛新能源的融资成本,以及双方认可的其他成本,未覆盖折旧摊销,相较市场普遍的租赁定价原则存在一定优惠,并且未考虑折旧摊销金额。
本次交易前,赛力斯通过向龙盛新能源租赁超级工厂用于生产问界系列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产需求,但也影响到生产的稳定性。而且,租赁工厂无法形成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限制了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掌控。
交易完成后,龙盛新能源将成为赛力斯全资子公司,赛力斯将获得超级工厂的所有权。一方面,保障公司产品生产端安全稳定、自主可控,提高公司重要业务的资产完整性和控制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整体经营战略实施,为业绩增长奠定核心基础。
业绩的“看好”
早些时候,赛力斯市值突破2077亿,超越理想、长城、长安、蔚来等一众汽车品牌,仅次于比亚迪,晋升中国市值第二大车企,包括A股、港股、美股三市主要汽车上市平台。截至2024年末,赛力斯股价已由77.17元/股大幅涨136.13元/股,涨幅高达76.40%。
业绩方面:
2024年全年,赛力斯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到1467亿元,同比增长302.32%到309.3%;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至6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5亿元到56.5亿元。
作为对比,赛力斯2023年度利润总额为-40.8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17亿元。至此,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年更比一年强。”
在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看来,公司八年的持久战,打的是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型升级的突围战,2024年算是取得了突围战的阶段性胜利,但这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前方荆棘满路,道路坎坷,全是难打的硬仗。要超越自我,不进则退。
从正面来看,赛力斯借助华为的技术和品牌,实现了自己的产品升级和市场突破。问界品牌的销量和知名度都大幅提升,赛力斯的股价和市值也随之飙升。2024年第一季度,赛力斯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
从负面来看,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也让赛力斯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依赖于华为的技术和标准,减少了自己的特色和创意。在市场的营销和销售上,服从于华为的渠道和策略,减少了自己的主张和选择。
分析人士认为,问界爆火的背后预示着市场逻辑发生转变。过去几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快速攀升是电机驱动取代内燃机驱动,带来的性能、经济性、舒适性的提升,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0%后,智能驾驶领域成为下一个风口。
目前,赛力斯收购超级工厂、商标转让,以及投资入股引望等一系动作,证明其商业模式已经走在快速裂变的路上。随着问界旗下新M5、M7 Ultra、M9的交付上量,以及其他新车型比如问界M8的推出。问界这条“鲇鱼”将继续搅动汽车市场的春水。
展望2025年,张兴海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题为《一个目标干到底》的内部信。他指出,2025年赛力斯将坚定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智慧重塑豪华,问界M9锚定豪华车销量持续第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倍增计划;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目标。
来源:中工汽车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