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正加速由全面电动化向智能网联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物流车主机厂积极加大三电自主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新国标、《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众所周知,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正加速由全面电动化向智能网联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物流车主机厂积极加大三电自主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新国标、《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汽车》等系列标准于近期密集发布,为动力电池企业重新夺回话语权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强化安全 筑牢智能网汽车根基
近期,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进行了严格监管,禁用“自动驾驶”“智驾”等易误导词汇。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智驾讳莫如深,一时间很多车企连夜将外宣文案中的“智驾”改成辅助驾驶。
这背后,既有安全事故血淋淋的教训使然,也揭露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路上标准缺失的尴尬。
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而言,近期最受关注的标准工作,非被称为“史上最严动力电池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莫属。该标准已于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媒体披露该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上升为强制性要求,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这一新国标以热扩散防护、底部碰撞安全、快充循环后安全三大维度为核心,新增多项严苛测试与要求,彰显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将进一步促进动力电池行业整体质量提升,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5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对营运货车中的载货汽车、牵引车辆与挂车以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营运车辆的技术安全条件做了升级。此次升级主要是将电子稳定性制动系统(ES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车道偏离报警、电子制动系统(EBS)等功能列为相关车辆“应安装”项目。也就是说,在载货汽车、牵引车和挂车以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上,这些系统或功能或将成为标配。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启动汽车行业“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工作,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其中也包括商用车兆瓦级充电标准预研等。
除了代表国家层面的部委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建设在加强,地方标准也在逐渐完善。例如,远在祖国西北的新疆,也在积极推进《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等地标。
TOP电池企业争夺商用车动力电池话语
近日,电车资源行研院分析洞察2025年一季度动力电池装车数据发现:宁德时代成为越来越多轻卡主机厂的“心头好”;而国轩高科依旧备受主流面系车企业及车型喜爱;亿纬锂能主要在微小卡细分市场具有明显优势。不过,从新能源物流车领域装车量TOP3动力电池企业近期的动作来看,这一现象正在加速被打破。
5月9日,亿纬锂能首届商用车电池科技日暨开源电池新品发布会在广东惠州圆满召开。亿纬锂能在会上正式推出的行业首个全场景商用化电池品牌“开源电池”,从更快,更轻,更长,更优四个维度赋能新能源商用车。
微面市场,亿纬锂能精准锚定38-45kWh电量区间的城配细分市场痛点,推出LF125P-41.86kWh标准化电池产品;在大电量轻卡市场,亿纬锂能推出LM254-160kWh电池,采用同级最大中置大单包方案,支持400公里续航且无惧低温环境;响应重卡市场差异化场景需求亿纬锂能推出全系CTB技术架构产品矩阵;在客车领域,亿纬锂能以车电同寿为设计理念,创新推出LF324S-43.8kWh电池,共建客车新生态。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且保持引领者地位。
2024年7月4日,宁德时代率先推出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并已在主流新能源轻卡车上实现规模化应用。
宁德时代向媒体供图,侵删
近日(5月7日),宁德时代天行电池分别在招商车研、中国汽研、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等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新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为商用车市场树立高安全标准新标杆。
此外,5月18日,宁德时代将携手时代骐骥在山西大同举行“推进全场景电动化 共建重卡换电新生态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
另悉,5月15-17日,国轩高科也将隆重召开第14届科技大会,同期发布重卡电池新技术、新产品,同样值得期待。
结语:电车资源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无论是“史上最严”动力电池新国标,还是交通运输部主导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核心目的都是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
从动力电池TOP3企业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产品都结合商用车全场景需求,朝着超级快充、轻量化、安全性、能量密度更高的方向升级技术,解决新能源商用车续航难题。事实上,动力电池企业在和主机厂争夺话语权方面,竞争的焦点不再是产品优势上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从生态赋能的角度展开。这一点宁德时代无疑依然是领路人。
来源:盖世汽车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