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洲车市 | 印尼2025年7月:需求下行,中国品牌加速

亚洲车市 | 印尼2025年7月:需求下行,中国品牌加速

印尼车市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转折。2025年7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8.3%,零售端亦下滑17%,延续了近两年的疲态。整体需求走弱已是共识,但市场的重心正悄然移动。日系依旧占据绝对份额,却普遍陷入两位数下滑,连丰田的王牌车型Kijang Innova和Avanza也难逃颓势。大发、三..

印尼车市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转折。2025年7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8.3%,零售端亦下滑17%,延续了近两年的疲态。

整体需求走弱已是共识,但市场的重心正悄然移动。日系依旧占据绝对份额,却普遍陷入两位数下滑,连丰田的王牌车型Kijang Innova和Avanza也难逃颓势。大发、三菱、本田等传统强者同样难掩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车企的表现却像是在逆风奔跑。比亚迪在新能源SUV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奇瑞以翻倍增长快速打出存在感,五菱依旧凭借低价与新能源双线维持基础盘。

更值得注意的是,腾势、埃安、吉利、极氪等新玩家正陆续涌入,销量虽小,但释放出一种信号:中国车企已不再是边缘化的补充,而是正在形成合围之势。

印尼市场的转变远不止数字层面的消长。新能源车的渗透,带来的不仅是能源结构的变化,更在撼动一个长期由日系主导的市场秩序。

01 印尼车市7月整体表现与竞争格局

2025年7月,印尼新车销量仅有60,552辆,同比下降18.3%,年内累计销量435,390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0.1%。

零售端数据同样低迷,当月销量62,770辆,同比下滑17%,累计453,278辆,下降10.8%。

这说明无论是经销商层面的消化能力,还是终端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都处在低迷状态。

在品牌层面

丰田依然是印尼市场的绝对领导者,7月批发销量18,905辆,市占率达到31.2%,但同比下滑高达30.3%。

丰田的Kijang Innova依旧保持了连续7个月的单月销量冠军地位,以4,311辆夺魁,但销量同比下降37.4%,其主力车型的疲态已经显现。

另一款畅销车型Avanza排名第二,3,348辆,同比下滑20.1%。此外,Rush、Calya、Agya等主力车型均出现明显跌幅。

可见,虽然丰田依旧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但面对需求低迷,其产品的下行趋势难以扭转。

大发依旧稳居第二,但销量同样大幅下滑。

7月批发销量10,451辆,同比下降24.9%。Gran Max皮卡与Sigra等主力车型分别下滑32.8%和39.1%,市场竞争力有所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铃木表现突出,7月批发销量6,010辆,同比增长11.1%,逆势跻身前三,成功超越本田和三菱。

新推出的Fronx仅上市两个月便在7月销量达到2,197辆,占市场3.6%,成为一款现象级新品。与此同时,Carry皮卡依旧稳定,2,518辆,同比微增1.8%。铃木凭借新旧产品组合的良性互动,获得了市场罕见的正增长。

本田与三菱的处境则相对艰难,本田7月销量5,235辆,同比下降16.2%,其小型车Brio同比下滑33.8%,但HR-V却逆势大增117%,表现亮眼。三菱则以5,011辆排名第五,同比下降10%,主力Xpander仍保持在前十,但下降幅度超过20%。

在整体低迷的环境中,表现亮眼的除了铃木,还有来自中国的力量。

比亚迪以2,335辆排名第六,同比增长21.3%,成为新能源渗透的代表。

奇瑞同比增长104.2%,以1,593辆跻身前十。

五菱虽然下滑17.7%,但依旧稳居前列。

与此同时,腾势、埃安、吉利等新进入品牌也开始实现销量,分别达到523辆、421辆和249辆,虽规模不大,但标志着中国品牌的布局正在加速。

在车型层面,除了丰田和大发的主力车型外,铃木Fronx表现最为抢眼,其上市即成爆款的态势显示出印尼市场对新鲜产品的接受度很高。同时,本田HR-V、大发Terios等车型表现活跃,也显示出SUV和跨界车依然具备增长潜力。

印尼车市在7月延续下行态势,传统日系品牌全面承压,但铃木凭借新品突围,而中国品牌在新能源的带动下正逐步崛起,市场竞争的多元化格局逐渐成型。

02 中国汽车品牌在印尼的销量表现

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表现成为7月的一大亮点。在整体市场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车企不仅实现逆势增长,还展现出多点开花的格局。

比亚迪以2,335辆的批发销量排名第六,同比提升21.3%,零售端则达到2,827辆,同比大增38.1%。这使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存在感持续增强。

尤其是Sealion 7在7月销量达到939辆,进入整体车型榜单前列,显示出其在SUV新能源细分市场的强劲竞争力。比亚迪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和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在印尼新能源车市场的领跑优势。

奇瑞则表现更为亮眼,7月批发销量1,593辆,同比增长超过一倍,零售端更是大幅提升138.8%,达到1,705辆。

奇瑞的产品组合集中在SUV领域,满足了印尼市场对空间和多用途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奇瑞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与较新鲜的产品设计,快速建立起知名度。

五菱则处于调整阶段,7月批发销量1,256辆,同比下降17.7%,零售端也下滑23.8%。

尽管如此,五菱在印尼的品牌基础依旧稳固,作为最早深度进入当地市场的中国车企,其MPV和电动车产品在低端和新能源市场都有一定口碑,未来仍具备修复性增长的潜力。

新进入的中国品牌同样值得关注。腾势在7月实现523辆的销量,埃安也达到421辆,吉利批发销量249辆,零售213辆,极氪和捷途等新晋品牌也纷纷入局。

虽然这些品牌销量规模尚小,但反映出中国车企对于印尼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性投放。值得注意的是,小鹏在7月零售达到56辆,虽数量有限,却标志着中国智能电动车品牌已经开始试水。

长城、北汽等也有零星销量,虽然整体占比不大,但已经形成了中国品牌集团化进入印尼的格局。

整体来看,中国品牌在印尼7月市场的合计销量已接近7,000辆,占比超过10%,其中新能源车型贡献突出。

中国品牌正逐步从单一品牌的探索阶段,转向多品牌、多细分市场的集体突破阶段。

比亚迪的稳健增长为新能源市场奠定了基础,

奇瑞凭借SUV产品打开局面,

五菱仍是大众化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而腾势、埃安、吉利等新入局者则补充了高端与多元化的维度。

随着产品线的持续完善,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小结

2025年印尼的车市则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比亚迪、奇瑞和五菱已在销量榜上站稳身位,新入局的腾势、埃安、吉利则在试探市场的接受度,共同优势在于:新能源的领先、成本的灵活,以及对印尼消费层次的精准切入。这与疲于应对关税、成本和产品老化的日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市场,谁能率先在新能源转型中夺得制高点,未来十年就可能重写整个区域的竞争版图。从7月的数据看,中国品牌已经推开了门,而日系车企,正站在必须给出新答案的时间节点上。

原文标题:亚洲车市 | 印尼2025年7月:需求下行,中国品牌加速

来源:OFweek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